全国学者齐聚珠海为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出招
南方+
2021-04-26 22:25

4月24日,首届粤港澳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学术研讨会在珠海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合作共享,携手共创蓝色海洋新环境”,来自全国16个省的290余名代表到会参加。会议聚焦海洋生态保护,共同为破解海洋塑料污染难题提供技术路径,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道季等学界知名专家在大会上作分享。

4月24日,首届粤港澳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学术研讨会在珠海举行。

陈勇在大会开幕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岸线很长,塑料使用量大,塑料废弃物产生量多,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共同破题。

在随后的特邀主旨报告上,陈勇进一步指出,海洋塑料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从塑料的来源、形成过程、影响危害及治理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从塑料的使用、替代等角度,阐述了塑料与碳排放之间关系。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道季,香港浸会大学讲座教授蔡宗苇,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潘响亮,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向荣等知名专家也先后就就海洋塑料污染及治理,海洋塑料源汇,微塑料分析检测方法,塑料价值链重塑,大湾区微塑料源汇分布格局及生态效应等主题做特邀主旨报告。

李道季的报告从全球尺度介绍了塑料循环过程,从物质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塑料产生降解处理及回收全过程。他提出,未来应提升我国在塑料污染治理源汇过程、循环利用和政策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并积极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的科研合作,促进知识共享、技术交流、能力建设。

潘响亮则把焦点对准纳米尺度的微塑料分离技术,如他认为,检测与定量是微塑料研究领域的核心难点,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的研究深度及水平。而微塑料的分析检测技术研发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在报告中,他重点介绍了拉曼光谱成像、MACDI-TOF质谱、逸出气体联用TGA-FTIR模块等技术在微塑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建议应加大在复杂环境介质和生物样品中微塑料的分离富集及快速定量检测技术研究。

王旺则从消费者意识、经济成本、监督管理、回收机制、政策阻碍等方面分析了塑料垃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与技术方面塑料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案构想。他建议,应完成从治理到回收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可盈利的商业机会,充分利用机制,激活市场潜力,参与塑料污染防治与再生利用。

本次学术研讨会还设置“海洋塑料污染管控、治理与政策法规”,“海洋塑料/微塑料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绿色新型塑料材料研发”等三个专题论坛,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及科技企业共计20位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研讨会同时设置了线上直播,直播总浏览量达13.6万人次。会议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珠海汇华)科技服务站揭牌仪式。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陈金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宣教科技处处长、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监事长许金洲,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经纬,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刘治民出席了会议。

(原标题《全国学者齐聚珠海为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出招》)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