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来参观,大鹏新区举办“人才大鹏行”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 通讯员 罗文杰 黎恩
2021-04-26 22:03
摘要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投资建设的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了近4000次仪器共享服务以及专业的仪器设备培训辅导使用服务。

第十九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落幕,大鹏新区人才交流氛围却还在延续。4月26日,新区举办“人才大鹏行”活动,邀请一批高学历、高学识的精英人才到大鹏参观,向他们宣传推介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加深对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未来整体规划的全面了解,为新区引智交流开创新局面。

此次活动由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主办,大鹏新区组织人事局、中共深圳市大鹏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委员会协办,活动通过网络自主报名。在人员的甄选上结合大鹏新区产业特点,精准邀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方面的优秀海内外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来大鹏参观考察、对接合作。

活动现场,嘉宾一行参观了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展厅,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副局长冯建军致欢迎辞,相关负责同志作招商、人才政策推介。

据了解,近年来,新区人才政策持续优化,重构优化形成了“3+7+N”人才政策体系,推出了“鹏程计划”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共36条,涵盖了新区重点发展产业和各层次人才梯队,形成了“大人才”格局。人才总量累计达2.2万人,相较2015年增长37.5%。人才层次实现跃升,先后引进诺贝尔奖得主2人,海内外院士7人。高层次人才数量从2015年的60人增至185人,增长2倍余。同时,先后出台“鹏程杰出人才奖”、“鹏程计划”优秀人才认定、学术论文奖励、“鹏程计划引才伯乐奖”等奖励。2016年至2020年,人才发展资金累计投入超1.8亿元。此外,针对中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技术力量薄弱的特点,新区通过大力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两个园区分别打造2000㎡配备有专业仪器和运行服务的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同时配套实验动物房和2万㎡的临海配套中试基地,搭建一个开放共享、运作规范、服务高效、功能齐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切实解决产业集群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共性难题”,成为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助推器”。值得一提的是,新区投资建设的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了近4000次仪器共享服务以及专业的仪器设备培训辅导使用服务。

留住人才的关键是住房配套设施的供给,当前,生命科学园产业园已经入驻品牌超市、连锁餐饮和咖啡店。园区运营方表示,为了满足园区90后、00后职工的个性化需求而改建的“职工之家”即小型练歌房也已建成。

(原标题《邀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来参观,大鹏新区举办“人才大鹏行”活动》)

见习编辑 连博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 通讯员 罗文杰 黎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