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全国第一

读特见习记者 罗立兰 文/图
2018-09-22 07:51
摘要

2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在南山区人才公园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在南山区人才公园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2017年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位居第一,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位居第四,宜居竞争力排名位居第十,是“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城”之一。

深圳城市景观。读特记者 王小可 摄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六次发布此类报告。发布会由南山区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城市百人论坛联合主办,主题为“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

2017年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位居第一

课题组经过长期的研究,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对2017年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经济发展仍然是城市所有发展的基石。2017年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北京、天津、苏州、南京、武汉。与2016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前5名没有变化,6到10名变化明显。具体来看,北京取代天津,位居第6位,天津则下降一位排在第7位,苏州上升一位排在第8位,南京则直接上升三位进入十强。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总体分布格局与2016年基本一致,中部仍然只有武汉进入十强城市榜单。

可持续发展决定城市的真正未来。2017年可持续竞争力十强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澳门、成都。与2016年相比,前7位城市排名未出现明显变化,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和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仍保持在全国前列;中部城市武汉列第8位,西部城市成都首次进入十强榜单,从2016年的第13位跃居至2017年的第10位。

宜居城市是城市人才争夺的首要砝码。2017年宜居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广州、南通、南京、澳门、镇江、宁波和深圳。与2016年相比,香港继续独占鳌头,并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无锡则继续位居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榜第二位,而杭州、南通、南京和宁波的宜居竞争力有所提升。

广东6市入选改革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城市

主题报告研究认为,中国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发展,已经从1978年的星星之火发展到2018年的燎原之势。读特记者现场了解,《报告》回顾了改革40年中国城市崛起的波澜壮阔的宏大历程,解读了40年中国城市崛起的“一二三”成功密码,评选出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40城市。

《报告》使用近40年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增长两个标杆,非资源城市和近年人口净流入两道门槛,从内地28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选出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排名不分先后)。广东省有6个城市入选,分别为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汕头。其他34个城市依次为,厦门、乌鲁木齐、北京、三亚、苏州、郑州、上海、天津、东莞、太原、兰州、南昌、江门、常州、大连、重庆(中心城区)、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芜湖、青岛、武汉、长沙、成都、昆明、西安、银川、温州、福州、济南、株洲、南宁。

《报告》特别指出,当前深圳的转型升级已经初步成功;在住房制度改革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在人才竞争方面,深圳很早就注重人才的争夺并一直走在前列;未来深圳发展任重道远,必须瞄准世界前沿,锐意改革,不断进取。

课题组还有以下新发现:一是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南北分化加剧,以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为标志的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越发凸显;二是中部地区人口持续回流,东中一体趋势加强,“北雁南飞”成为新趋势,城市间人才大战日趋激烈;三是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发生产业空间重构,东中一体趋势日益加强。

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见习记者 罗立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