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扶贫迎来新契机,品牌化形成长效机制

读特记者 方胜 文/图
2018-09-20 20:25
摘要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18扶贫品牌报告》。报告指出,互联网消费的普及,使得线上扶贫迎来新契机,而品牌化是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条出路。

作为“大国攻坚,决胜2020”精准扶贫论坛暨案例分享会的内容之一,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18扶贫品牌报告》。报告指出,互联网消费的普及,使得线上扶贫迎来新契机,而品牌化是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条出路。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介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以电商代表的互联网消费。随着农产品的线上消费逐步增长,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线上扶贫也迎来了新契机。特别是每逢佳节,很多在异地工作的年轻人为家中的父母亲人购买农产品,希望他们吃得健康,过个好节。离家的游子渴望再尝尝家乡的味道,久居城市的居民也特别中意来自源产地的特色农产品。2017年第4季度,线上扶贫农产品销量环比增长了57.5%,形成一个高峰,2018年上半年还在稳步上涨。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分享观点

“线上农产品销售,基本维持‘果蔬粮茶为主、蛋肉副食为辅’的格局。”报告指出,近3年,线上销售的农产品品类更丰富了,消费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在包装、运输、储藏等技术与配速时效的同步提升下,2018上半年,蔬菜、海鲜水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9倍,禽肉蛋品、水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5倍,猪牛羊肉销量增长了近3倍。从产地到家庭厨房的高效连接,适应城市追求健康、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也为更多扶贫商品打开了市场。粤、京、苏、沪、鲁等发达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贫困县农产品销售市场。

然而,多年来,贫困地区的绝大部分商品为初级农产品,加工少,附加值低。这也是长期以来扶贫工作的一个难题。“通过对过亿条消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对初级农产品的价格敏感度高于其他商品,这意味着比较之下人们更爱买便宜货。这就可能导致优产却卖不出好价格,农民的收入提高不明显。另外,受市场波动影响,收入得不到长远的保障。”刘晖说。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现,在消费者TOP搜索词中,“产地+农产品”的搜索词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打破这一障碍,报告认为品牌化是建立扶贫长效机制,让农产品产生高附加值,积累消费者与好评度,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条出路。

例如,四川东阳沟自然保护区人迹罕至。多年来,这里盛产的土蜂蜜只能卖给亲戚朋友,蜂农们生活很困难。2017年,京东发现了这里的“老巢崖蜜”,请专业团队拍摄蜂农的故事并在全网推广,吸引上千万人观看。最终通过品牌化运营、等蜂来与京东联合收购,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这里的蜂农不再愁出路,东阳蜂蜜也供不应求。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方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