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历史文献丛书
2018年是东莞市莞城图书馆建馆十周年。9月20日上午,莞城图书馆举行“《东莞历史文献丛书》首发暨馆藏东莞古籍文献联展”开幕式,筹备3年的《东莞历史文献丛书》正式首发面世,莞穗两地也首次联合展出东莞古籍原貌。
【民国】《东莞县志》扉页(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藏)
《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东莞市莞城图书馆共同主编,旨在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东莞地方文献典籍,保护和传承东莞历史文化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丛书收录了上起宋代,下迄民国,199种有关东莞历史文化的著述和东莞人士的著述,字数逾2500万字,编成47册,是东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完备的地方历史文献出版项目。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东莞博物图书馆刊本《明史窃》(莞城图书馆 藏)
自晋咸和六年(331)东莞立县,东莞的历代先贤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据清末探花陈伯陶编的《东莞县志·艺文略》所载,至清同治间,莞人著作有八八九种,二八四三三卷。后同治至民国末,近九十年间,典籍又增百种。以一县而论,东莞古籍的家底不可谓不丰。然而历经千百年时间的洗礼,自然的侵蚀,人为的破坏,至今莞人著作已十不存一,仅剩的一些东莞古籍文献也大多散落在海内外公藏单位及私人藏家手里。正如东莞文史专家杨宝霖先生在前言中所说,东莞的古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目无书”,一种是“有书无目”,对于学人寻找文献资料十分不便。
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嘉庆】《东莞县志》(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藏)
2015年,莞城图书馆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影印”的方式立项出版《东莞历史文献丛书》。该项目耗时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收录了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十多家国内外公藏单位及私人藏家的东莞古籍底本。其中不乏珍本善本等稀见文献,收有稿抄本28种,清乾隆以前刻本23种。
清钞本【崇祯】《东莞县志》(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藏)
《东莞历史文献丛书》内容涵盖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宗教、地理、医学等学科,共收录了199种莞人著作,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其中《经部》收录文献10种;《史部》收录文献64种;《子部》收录文献28种;《集部》收录文献69种;《丛部》收录文献28种。
当天,主办方还特别策划了“莞籍遗珍”馆藏东莞古籍文献联展,这也是莞穗两地首次联合举办东莞古籍文献展。莞城图书馆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从馆藏中精选近四十种难得一见东莞古籍文献展出,其中,作为海内外孤本的汪运光本《东莞县志》也首次在莞公开亮相。
此外,馆内还同时推出“敬纸惜字——古籍文献修复展”,以莞城图书馆的古籍修复成果为例,展示古籍修复的专业知识和技艺,以期让市民更重视和支持古籍保护工作。
展期将至10月20日结束。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