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再迎“国家队” 电信全面布局金融科技

读特记者 邹媛
2018-09-15 17:43
摘要

当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加速向金融渗透,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转型风口。

当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加速向金融渗透,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转型风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已成为智慧金融升级的第一推动力。14日,中国电信主办、旗下甜橙金融承办的“智慧金融·生态共赢”——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上,众多行业精英与专家学者认为,虽然目前资本对金融科技领域处于“冷静期”,但行业仍有巨大的潜力空间,未来“流量+科技+金融”的差异化商业模式,将是未来金融科技的竞争核心。

甜橙金融是中国电信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板块的重要一步,早在2011年3月,中国电信就设立了甜橙金融。目前旗下拥有翼支付、甜橙理财、甜橙白条、甜橙保险等多个金融业务板块。甜橙金融总经理罗来峰表示,经过近八年的发展,甜橙金融已经有用户5.25亿,其中月均活跃用户达到了3800万。预计,今年年底月均活跃能够达到4500万,商户规模能达到1000万,活跃商户300万。

前海母基金总经理陈文正在论坛上表示,投资机构对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数量与金额在2015年达到高峰,随后增长率增速下降,甚至变为负增长。但在他看来,投资的减速并不意味着金融科技市场空间在下降。在金融科技细分行业中,P2P行业的投资金额近三年呈现直线下降,资金转向更场景化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因此,行业在经过整治规范后,金融科技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科技赋能使得普惠金融具备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兴业消费金融董事长郑海清认为,国内消费金融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供需”双方都需要“补课”,去推动行业向成熟发展。由于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延伸前所未有;此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驱动了从营销、获客、风控、审批到用户体验的全过程,消费金融有了实现“普惠”的可行性。

郑海清表示,目前,在国内信用体系尚待进一步提升的条件下,服务好那些未能被传统金融体系服务到的大众群体,将信用风险、欺诈风险以及各种强相关、弱相关的数据利用科技手段有效收集整合,并分析挖掘数据价值,为细分人群提供优质的消费金融服务,是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流量+科技+金融’的差异化商业模式,是未来金融科技的竞争核心。”罗来峰同样认为,甜橙金融坚持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媒介创新和物联网等领域探索,不断拓展并获取多类型的金融牌照,以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除原有业务外,甜橙还开拓了基金销售、企业征信、商业保理、消费金融和融资租赁等业务领域,积极打造全场景的金融科技生态圈。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