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叔,您还记得哪一年入党吗?”
“当然记得,1955年9月。”
对于当年入党的时间,东莞市石龙镇年龄最大的老党员张国珍仍记忆犹新。
“永远跟党走,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党旗前宣誓的这一幕虽然已经过去66年,但在张国珍老人记忆,仍历历在目。张国珍老人今年已经94岁高龄,是目前石龙镇内年纪最大的党员。但令人感动的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也没有忘记自己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
问起他为什么入党,张国珍老人回忆道,1955年,当年入党介绍人陈锦天介绍自己入党的时候,他抱着“永远跟党走,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信念,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眼间,他坚定这一个信念已66个年头。谈起入党事宜,张国珍老人的眼角不自觉地泛起了泪光。
张国珍于1927年出生,10来岁就开始帮着家里做放牛、劳作等工作。也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铸就了他沉着稳重、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每当遇到困难,张国珍老人总能坚持下来并克服它。
1945年,张国珍从家乡增城来到石龙谋生,之后便一直扎根石龙,对石龙有极深的感情。张国珍自1956年开始在石龙食品合作社工作。石龙食品合作社是石龙食品联营厂(今东莞市金燕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这一干便是32年。从当初一个社员到后来成为石龙食品联营厂的车间主任,这一路走来的辛酸,只有张国珍老人自己知道。
石龙食品合作社是在1956年3月合作化高潮中,由3家做磨粉、河粉、切粉的小作坊合成的合作社。成立初期,社员仅12人,张国珍便是其中一员。由于张国珍在合作化高潮中积极参与合拼小作坊的工作,其对社会主义的忠诚和对合作化高潮拥护的表现,得到他的直属领导陈锦天的认可。1956年9月,张国珍从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他在心里默默许下诺言:“要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肩负起应有的使命与担当!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不管多么艰巨、多么困难,也要尽己所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完成各项工作。”
以实际行动坚守入党初心
石龙食品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生产河粉干、扎粉等,由于当时厂房简陋,设备单一,以人手生产为主,产量低销量上不去。为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合作社决定发展机械化生产。但是,要想从手工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谈何容易。当企业陷入这么一个瓶颈之际,张国珍想起了自己入党时的诺言。于是,他与社员到同行的厂房内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生产技术,研制改良生产设备,使生产基本形成流水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米粉质量、产量也有显著提高,米粉日产量从1200斤逐步提高到过万斤。可以说,张国珍老人见证了一间石龙企业的腾飞,见证了合作化高潮的成效。
1981年,石龙食品合作社与广东省粮油进出口公司、东莞市粮油进出口公司联营,成为这两间进出口公司的“出口基地厂”,更名为广东石龙粮油食品联营厂。1983年在广东出口商品检验局指导下,广东石龙粮油食品联营厂修建了化验室,配置大量检测设备日产米粉达15吨,产品90%以上出口。2003年5月,企业名称变更为“东莞市金燕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现在的“金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为业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
张国珍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和担当。退休后,张国珍老人经常与后辈讲述党的光辉历程,说起“金燕”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高飞的励志故事,用自己爱岗敬业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源于中国共产党。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报效祖国。
入党66年、高龄94岁的老党员,他的一生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但他有的是作为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在企业里发光发亮。无论是在工作期间还是退休以后,都始终坚定对党忠诚,对信仰坚守,为石龙经济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用66年的时间,回答了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展现了一名党员践行初心的风采!
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这就是一直在我们身边的老党员张国珍老人的故事。
(原标题《东莞市石龙镇年龄最大老党员张国珍:“永远跟党走!”》)
编辑 许舜钿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怡天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