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追寻罗湖的“红色足迹”
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晨 见习记者 郝钰诗
2021-04-21 20:00

从浩渺烟波的深圳水库,到横跨两岸的罗湖桥;从矗立CBD的国贸大厦,到隐于闹市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从古色古香的思月书院,到高楼鳞次栉比的渔民村;从村庄里的烈士纪念馆,到公园门前的血战遗址。在深圳罗湖,这些地方竟藏着珍贵的“红色宝藏”。

记者了解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传承革命精神,续写春天故事,罗湖推出8个“红色打卡点”,供市民线上线下打卡。一起来跟随记者脚步,追寻罗湖的红色足迹。

闹市中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罗湖区东门街道南庆街13号,建于民国时期,原为“鸿安酒家”,由广东人何华益创办,1996年按原样重修。

1938年10月,日寇进犯广东,华南抗战打响。11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在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下,接受国民党委任,于深圳镇鸿安酒家组建东路总指挥部,负责进行深圳乃至东江地区的抗日斗争。他还亲自前往香港,动员海外华侨为抗战大业贡献力量。

12月底,因形势发生变化,中共中央推动叶挺重返新四军担任军长,该指挥部遂自行撤销。叶挺在深圳地区驻留一个月开展的抗日活动,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与建立产生深远影响,“鸿安酒家”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1983年5月3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改造提升,2017年12月28日重新对外开放。

古色古香的思月书院

省港大罢工工人接待站旧址位于罗湖区东门街道南庆街22号,占地面积约228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水贝、湖贝、向西三村张姓族人为纪念先人“张思月”而建的一所私塾,至今有300余年历史。

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的深圳地区,成为广州与香港工人运动的联络点和第二战场。遵照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指示,于6月19日在深圳墟(今东门老街)南庆街22号思月书院,设罢工工人接待站。接待站每日接待上省者数百人,备办茶粥,欢迎工友,运转了1年4个月,直到省港大罢工结束。

1988年7月27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东门老街区升级改造,思月书院由原址迁至“老街风貌街区”,建筑为三间两进,基本保留原建风格,是我市省港大罢工遗迹中保存较好的一处实体建筑。

在村庄里的梁金生烈士纪念馆

梁金生烈士纪念馆位于罗湖区东晓街道草埔新屋吓139号股份公司办公大楼二楼,于2009年开馆。2014年8月,深圳市史志办批准纪念馆为“深圳党史教育基地”。

梁金生,1906年出生于越南东川,祖籍广东深圳布吉草埔新屋吓村。1915年回国,后到香港求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到广西,曾担任中共南宁党支部书记,开展地下工作。

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受中共南方临时委员会委派,梁金生回到家乡草埔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他创办草埔民族中学,所培养的许多年轻人后来成为东江抗日游击队骨干力量,为广东省的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38年底赴延安学习,先后担任延安光华制药厂厂长,边区保育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1946年,在支援越南人民的解放运动中不幸牺牲。1983年,梁金生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仙湖植物园门前的血战遗址

坳下村血战遗址位于罗湖区莲塘街道小桔榈山西侧,今仙湖植物园内、仙湖山庄所在地。坳下村血战是东纵27场知名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场。

1943年2月,国民党伪军第三次向盐田进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惠阳大队主力向三洲田方向转移,留下特派员王慕率领第二小队深入到坳下村,开展敌后活动。2月18日,第二小队派1个班运粮,另2个班在坳下村后山窝休息。

由于坳下村伪保长向敌人告密,当天下午3时,驻深圳镇和沙头角日军出动数百人,三面包围坳下村后山,切断第二小队2个班退向小梧桐山的通道。游击队与日军展开激战。由于敌众我寡,包括特派员王慕在内的20多位同志全部壮烈牺牲。

浩渺烟波的深圳水库

深圳水库集水面积6万平方米,库容4577万立方米,是供应深圳及香港两地的水源。1959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3月竣工,1961年2月正式向香港供水。

1963年,中央拨出专款3800万元,以11个月高速建成东深供水工程,北起东莞桥头镇,南至深圳水库,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启用,香港长期缺水的窘境得到历史性改变。60年来,东深供水工程从未中断,水质一直稳定保持在优于国家Ⅱ级水源标准以上,累计供水量约540多亿立方米,其中对港供水超过260亿立方米,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深莞地区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

勇立潮头的渔民村

渔民村位于罗湖区南湖街道,与香港隔河相望,总面积0.25平方公里。渔民村是深圳特区的叙事起点,它的发展史也是深圳特区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有力证明。

这里不仅是全国首个“万元户村”,率先改制成立了第一批村办股份公司,也是“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范。2019年以来,罗湖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按照“标准+质量+示范”的思路,探索超大型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子,在渔民村所在的渔邨社区开展先行探索,助力渔邨社区从“物质小康”到“精神小康”。

如今的渔民村,文化长廊、村史馆、渔民村文化广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处处展现着先行示范社区创建的成效,寄寓着渔村人传承渔民村精神、勇立时代潮头的志向和追求。

“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

国贸大厦位于罗湖区南湖街道人民南路与嘉宾路交点东北侧,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1985年底竣工时,160米的国贸大厦是中国当时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建成最早的综合性超高层楼宇,素有“中华第一高楼”的美称。

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成为享誉中外的“深圳速度”的象征。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到国贸大厦参观,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邓小平说:“她是诞生‘神话’的地方,她的‘矗立’本身就是神话。”

2021年,国贸大厦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06年6月,荣获“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称号。2020年9月1日开馆的历史陈列馆以国贸大厦为原点,全方位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贴近深圳城市发展历史,还原史实。

跨越历史长河的罗湖桥

罗湖桥横跨于深圳河上,联结深圳站与香港九龙站。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等人均由此桥入境。明清时罗湖桥为石板桥及木桥。

1907年,《广九铁路借款合同》在北京签订,中、英双方商定,以罗湖桥中孔第二节为界,分为中、英两段。1911年,广九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典礼在罗湖桥举行,中、英两段铁路在罗湖桥接轨联通。此后几十年间,罗湖桥成为连接香港和内地的唯一通道和交通枢纽,人流、物流从这里通达全国、走向世界。

1985年罗湖口岸联检大楼启用,罗湖桥旁立起一座高28.4米、长61米、宽9.6米的双层人行桥;2003年,由于防洪标准过低,罗湖桥被分段拆除,作为文物复建于香港新界。新建铁路桥拓宽了40米。罗湖桥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是跨越历史长河的百年大桥。

(来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


编辑 汪新林


(作者: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晨 见习记者 郝钰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