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日报致力于打造国内国际‘两个朋友圈’。对内,加强与有关研究机构、头部互联网企业、地方媒体单位等的合作,共同探索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对外,积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内容互换、版面共建等方式加强与境外主流财经媒体的合作;借助论坛、会展等形式“请进来”“走出去”,扩大在国际舆论的话语权。”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曙红说。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曙红。
张曙红认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是理念和机制的创新。“我们在努力补齐技术短板、拓展传播手段的基础上,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采编流程的再造与重构上,放在了内容运营机制的创新上。在重视前端平台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内部支撑体系,努力实现融合发展背景下生产环节与发布传播环节的重新匹配。”
“媒体融合的目标是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 张曙红表示,经济日报作为一张纸媒,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内容。有特色、有品质的经济报道内容产品,最有可能成为他们在新形势下的核心竞争力。
“在加强新平台、新阵地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从未放弃对优质内容生产的追求。这既是一张纸媒的优质基因所在,也是应对新挑战的最优选择。” 张曙红说,近年来,经济日报社在创新传播手段、创新话语方式的基础上,致力于经济报道的深耕细作,努力将传统优势延伸到互联网传播。
在张曙红看来,媒体融合必须坚持开放意识。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就必须打破“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惯性,跳出“单打独斗”的局限,秉持开放理念,学习“长袖善舞”,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与合作,如此才能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成果共享,融合发展也才能真正走向深入。
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