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光明区东升幼儿园近日组织开展了“寻东坑文化,品岭南风情”社会实践活动。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孩子们带着大大的好奇和雀跃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伴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沿着东坑街道,踏寻文化足迹。
谈古论今,百年东坑。在这里,孩子们循着先人们上下求索的脚步,沿着文化走廊,走进东坑发展与变迁的历史。在东坑文化长廊里,小朋友们都睁大了眼睛,好奇地听着老师对图片、展品等史实资料的讲解,他们认真地聆听,仿佛置身历史的“穿梭机”中,秒回记忆中的历史长河。
在一个高楼林立、灯火通明的街道,坐落着使用古砖,瓦片,木头、石头等传统物料建造的房子——东坑村的祠堂。一扇扇花窗,一面面斑驳的墙,仄仄的楼梯,通透的天井,处处透露着岭南建筑风格,无一不讲述着岭南古民居的故事。同共产党的百年成长史一样,古建筑虽历久,却依然焕发无穷的魅力。
宗祠对于东坑村民来讲,不仅仅只是一个建筑,而且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家的依恋与寄托,甚至“根”就在祠堂里。随着东坑旧村落的改造,祠堂也在顺应着时代的变迁,保持祭祀祖先的核心功能的同时,不断增加外延功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
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大榕树,根深叶茂、冠如云、巍然耸立,就像今天发展中的东坑,经历风雨,仍不屈不挠。这棵树不但见证了村里许多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一段段东坑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孩子们在大榕树下,拿出自己心爱的画板,有模有样地画起来,他们把自己看到的东坑文化、岭南印象留在画纸上……
陈小梅园长表示,东升幼儿园基于自然生态底色,传承23年园史文化,尝试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岭南文化”融入到园本课程框架中,传承“创新”“包容”和“务实”的岭南文化特质,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致示范园。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近距离的了解东坑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对幼儿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奋斗精神,立志成才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同时,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深入了解东坑人文内涵,感受到岭南历史文化的独特之处,并在交流中感受到当下生活的幸福。
编辑 彭健雄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