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首届“芯集坪山”—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在深举行。记者获悉,此次活动开创了深圳在核心产业大型活动品牌的又一项创新,论坛主题聚焦5G引领集成电路产业应用新突破,重点围绕新形势下集成电路产业如何突破重围、破解“缺芯少魂”困境以及加强应用突破展开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副市长王立新,坪山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代金涛等出席活动。
此次论坛集合了美国国家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汪正平,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首席专家吴汉东教授等著名专家和领军企业负责人。本次论坛由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特别支持,深圳市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北京纲正知识产权中心有限公司承办,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华清芯智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腾讯研究院、比亚迪、创维、迈瑞、金活医药、天珑移动、联建律所和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企业等共计近300人参会。
倪光南在致辞中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涉及面广,涉及软件工具、材料工艺、设备、装备等一系列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的制约,是一项多学科、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希望包括深圳坪山区在内的政府部门以需求带动产业发展,集聚更多人才和资源,一方面寻求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打破市场垄断,让更多的产品有机会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才能把国家经济安全命脉抓在自己的手里。
王立新表示,深圳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品的设计和应用中心,产业规模已占全国三分之一,并在坪山区重点区域布局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正步入颠覆性技术变革时期,深圳将继续服从和服务国家战略,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为国家创新体系完善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坪山作为深圳东部产业发展重要基地,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了中芯国际、比亚迪(中央研究院)等重点企业,并获批深圳首个5G网络试点区和智能网联汽车路测区。接下来坪山区将聚焦关键技术,营造集聚资源、开放合作的环境,构建集成电路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体系,努力将坪山建设成为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
会上,坪山区就酝酿多时、即将出台的《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中的诸多亮点举措进行提前预热与发布。据悉,该政策主要从产业资金支持、产业空间保障、优质企业引进培育、产业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产业上下协同以及降低企业其他成本等多个方面就培育和壮大坪山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设计了针对性支持条款。
其中,对于落户坪山的集成电路设计、封装等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预计将给予每家企业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对于区政府认定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预计将按设备购置费用的50%,预计一次性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对于购买或使用EDA软件、IP的,利用公共平台采购IC设计服务、IP复用服务的,预计按实际发生费用的50%,计划给予年度最高300万元资助。该政策彰显了坪山区将集中发力集中电路产业的决心,引起与会各界代表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现场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由坪山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与楷登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就IC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进行签约。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