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7个名医工作室集中授牌,这些工作室的领衔人都是来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据悉,目前,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已经建立了12个名医工作室,这意味着,过去看病很不方便的大鹏居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深圳最优质的医疗资源。
“大鹏模式”打破市区行政壁垒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大鹏新区一直处在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末梢,医疗卫生事业落后。新区建立后,如何快速地弥补医疗短板,解决居民就医需求?2017年6月23日,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与大鹏新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成立由市二医院牵头,联合大鹏新区辖区三家公立医院及20家社康中心组成的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
这是深圳首个市区两级共建医疗健康集团,开创市、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新医改“大鹏模式”。
市、区共建优势在于,既能充分发挥市属三甲综合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优势,又能利用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病管理和健康促进的现有特色和优势,有效整合家庭医生小组、社康服务中心、区属医院和跨区域三甲综合医院,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成立一年多来,整合新区医院和社康中心成立统一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了以十二个“一体化”为核心的同质运营方案;成立了16个专家委员会进行整个集团的垂直化管理。
“大鹏模式”打破了市区行政壁垒,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康中心”三级分级诊疗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优化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实现了新区群众”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市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城同质。
专家驻点基层方便居民
家住葵涌的杨先生,是个高血压患者,需要B超检查一下心肾和颈动脉,看有没有异常。24日,他来到大鹏新区中心医院,找到了来这里坐诊的超声科副主任医师邓水平。作为市二医院派驻大鹏新区中心医院的专家,邓水平将在这家基层医院呆三个月,帮助基层医院解决疑难病,同时带教基层医生。“在家附近的医院就能看上市二医院的专家,看病不用大老远跑到市区,真的是太方便了!”杨先生说。
据了解,一年多来,市二医院委派34名专家长期固定在集团各分院进行诊疗工作,12位来自市二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在各分院成立了名医工作室,4级宫腔镜联合手术、开颅手术等一系列填补新区空白的三四级高难度手术陆续开展。据统计,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成立一年来,住院危重抢救例数同比增加了 85.8%,CD型病例(疑难重症)比例增加 22.19%,三四级手术比例 增加 125.05%。
集团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3个,实现了25个社区签约全覆盖,并由20位市二医院专家组建家庭顾问团队,随时对家庭医生进行专业指导,并在全市首创了“团队服务+家庭管理”精神卫生管理新模式。
基层医院与市级医院双向转诊的通道也打通了。这一年,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与市二医院双向转诊678人次,其中上转353人次,下转325人次。
2020年前市属医院都要与基层“组队”
记者了解到,市医管中心也正在力推“大鹏模式”。根据全市卫生区域规划,市医管中心制订了《市属医院落实分级诊疗服务指导意见》,指导各市属综合医院与各区医疗集团联网组团;引导各专科医院与基层医院进行专科医疗联盟。到2020年前,所有市属综合医院都要作为牵头单位与基层医疗集团建立医联体,所有的市属专科医院都要作为牵头单位与区属医院组建专科联盟,促进我市医疗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市-区-基层三级联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有效带动和盘活基层资源,解决市民看病难的问题。
据悉,目前,市人民医院与盐田医疗集团、光明医疗集团,北大深圳医院与福田医联体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市属医院建立了儿童、康复、脑卒中、心梗、肿瘤、早产儿与新生儿眼病筛查、运动医学、结核病等20个专科联盟。
编辑 党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