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距离中秋还有一个月,但是月饼市场已经硝烟四起,月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什么风险?8月23日,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带着媒体和市民代表走进月饼生产企业“佳宁娜食品有限公司”,看该企业如何生产月饼。执法人员检查完后表示,工作人员穿戴,生产车间设施等总体符合要求。存在的问题是,洗洁精放置在生产车间而不是放在工具清洗间,不符合要求,执法人员已责令其整改。
执法人员发现,月饼包装间工作人员穿戴符合要求,内包材消毒间符合要求,不合格样品存放处符合要求。在月饼成型间,有工人正在制作月饼原料,油炸潮式月饼。还有工人正在切广式月饼蛋黄、装蛋黄、包馅、成型。执法人员检查其食品添加剂柜后表示,食品添加剂专柜有分类,符合要求,另外添加剂也是按照规定使用,日期在有效期内,符合要求。执法人员表示,如果添加剂被抽查不合格,最低罚5万。执法人员检查其仓库,发现温度、通风、三防措施符合要求,仓库有设防鼠板。
看了月饼制作过程后,有市民觉得做月饼不难,可以自己做。随行的食品安全专家詹松坤表示,许多市民喜欢自己制作月饼,但自己制作月饼存在一些风险。比如说购买的馅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添加剂是否超量或者超范围使用,作为普通市民是比较难做出判别的。另外,虽然月饼是传统食品,但还是有它特定的工艺,家庭做的比起工厂生产是很难做到标准化控制的,比如说烘烤环节的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因此他建议,市民制作月饼时,时间和温度要足够,器具生和熟也要区分好,并做好消毒。
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