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新疆办提出的援疆省市富裕村与受援地贫困落后村结对帮扶要求,在龙岗区援疆干部的牵桥搭线下,深圳市南岭村于2017年4月与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简称“帕乡”)签订帮扶协议,成为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首例“村村结对”援疆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深度合作,南岭村和帕乡双方确立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范围涵盖基层党组织建设帮扶、教育培训帮扶、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基础建设帮扶、交流互访等六大领域,既突出南岭村的优势,又契合帕乡的民生需求。
目前,南岭村首批援建项目的资金212万元已全数到位,“五个一”项目(包括:一场一路一社一访一批,即:“思进”主题文化活动广场、“致富思源”爱国教育基地主路、“红色稻香”大米加工合作社、“手拉手”暖心帮扶活动、培训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落地开花。
作为南岭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理念的生动再现,思进广场和思源路已建设完工(一社、一访、一批正在积极推进中),其中思进广场面积5000多平方米,包括党群服务站和百姓大舞台、文化走廊、便民超市、公共浴室、公共厕所、篮球场、排球场、夜市娱乐区等设置,是展示帕乡精神面貌的新窗口,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已成为百姓休闲娱乐、党建活动、便民服务、社会综治等为一体的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
接下来,南岭村将与帕乡深入开展基层党建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将尽其所能帮助帕乡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激发喀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造血功能”。
南岭村和帕乡“村村结对”,开创出精细化帮扶新路,推进援疆工作深入到基层末梢“毛细血管”,深度连接起深喀两地人民感情,对于探索建立精准帮扶新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援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被新疆自治区作为典型推广。
【读特新闻+】
致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感谢信
中国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克帕哈太克里村全体农民对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我们帕哈太克里乡全乡有6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稻之乡,新疆解放后全疆实施第一次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民自主发展生产,我乡农民对党的政策感到非常高兴,发自内心地给毛主席写了感恩信。毛主席收到万里之遥的普通农民给他写的信,把农民的期望放在心中。1952年毛主席百忙之中给我乡农民亲笔回信,鼓励我们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从此以后我们在毛主席亲笔回信的鼓舞下,当家做主,依靠勤劳的双手发展了生产,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这都与党的关怀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抓住机遇谋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现在又响应党中央号召来对口支援我们。深圳援疆前指干部始终把我们农民记在心里。把深圳南岭村的援助落在我们村开展结对帮扶,投入200多万元为我村修建了道路、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体育场所、休闲长廊、便民服务站等等,丰富了我村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水平。长年天一黑就不出门的农民今天吃完饭都纷纷走出家门,年轻人打篮球、羽毛球,享受着文明生活,提高了身体素质。从来晚上10点之后就见不到人的地方因为改造修建了百姓大舞台而变成了夜市,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场所、小孩玩乐的公园。现在每周六爱好文艺的民间艺人和各村农民自发准备精彩文艺节目给大家演出,深度贫困村好多贫困户在广场夜市做买卖,提高了收入,多了个脱贫门路。总而言之,在深圳前指和南岭村的帮助下,给我们农民的精神文明、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带来了幸福欢乐,我们帕哈太克里全乡农民,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克帕哈太克里3村农民把你们的帮助永远记在心里,我们全乡全村农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克帕哈太克里3村全体村民
村主任 如孜·吐尔逊 代笔
2018年7月28日
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