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5000元!129名深圳环卫工的子女获关爱奖学金

读特记者 林清容 见习记者 王茂程/文 记者 李忠/图
2018-08-22 23:59
摘要

这些准大学生均是深圳一线环卫工人的子女,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三年,持续打造深圳“关爱环卫工人”品牌。

8月份,对于即将迈入大学的莘莘学子而言,是放飞理想、收获希望的季节。8月22日,在升学前,深圳市城管局与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了第三季“关爱环卫工人子女大学生奖学”活动,129名特殊的准大学生收到了一份爱心礼物——每人一次性获得5000元奖学金。这些准大学生均是深圳一线环卫工人的子女,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三年,持续打造深圳“关爱环卫工人”品牌。

一笔奖学金温暖一个环卫工人家庭

上午,市城管局举办了环卫工人子女大学生奖学金颁发仪式。此次活动中,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出资64.5万元,资助我市参加2018年高考并被大专及以上院校录取的129名一线作业环卫工人子女,每人一次性获得5000元奖学金,同时,还为近50名参加颁发活动的优秀环卫工人子女代表送上了500元书卡、书包和笔记本等,鼓励提倡好学争先的优良风气。

“就是觉得父母特别辛苦。”参加此次活动的环卫工人子女小罗来自四川,今年以622分的高分被中国药科大学录取。小罗的父亲是在宝安区沙井工作的一名环卫工人,在深从事环卫工作2年,她的母亲在一间工厂上班,还有一个哥哥,去年也考上了大学。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小罗的父母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回到家乡,工作强度大。每年寒暑假的时候,她和哥哥才能来到深圳与父母见面,一家人挤在一个出租房的小房间内。小罗感触地说,“这次的活动让自己很受感动,感谢大家对自己的关心。”

一笔奖学金,一份关爱情,温暖着一个个环卫工人家庭,给他们的子女带去更多实现梦想的希望。

另外一名参加活动的环卫工人子女白尊清出生于山城重庆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均是环卫工人,母亲从事环卫工作18个月,目前在深圳市龙吉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宝安区一中转站守站员一职;父亲白昌六从事环卫行业4年,目前在深圳市宝政通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担任中转站守站员一职;姐姐在普通的工厂上班,人均收入3300左右。“父母平常很晚才回家,就算回了因为兼职很快又要出门。一般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家人是团聚的。”说到这,考上华南农业大学的小白坦言,“父母得知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非常欣慰。加上这次我获得了5000块的奖金,也算是给父母分担压力了吧。”谈起这次考上大学并获奖的喜讯,小白微笑了起来。

据悉,市城管局通过联合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开展“关爱环卫工人子女大学生奖学金颁发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到环卫寒门学子,培育社会明日栋梁,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爱心奖学的氛围,唤起更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加入到关爱环卫工人的队伍,提升环卫工人的城市归属感,希望所有的环卫工人子女能勤奋学习、自强自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爱心企业提供151个实习见习岗位

颁发仪式后,市城管局还组织参加活动的环卫工人子女来到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单位、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参观。在腾讯公司展厅,通过视频、声音、动画等媒体的展示,让环卫工人子女更深入的了解腾讯,零距离感受深圳本土高新企业的科技魅力。

此次活动还得到了深圳欢乐谷的友情赞助,免费邀请环卫工人子女大学生入园游玩,体验深圳这座年青城市的“动感、时尚、激情”。环卫工人子女们纷纷表示,深圳是座有温度的城市,感谢主办方为他们精心策划的关爱活动,他们今后将努力学习,不辜负爱心人士的期望。

此外,为增强环卫工人子女社会实践能力,激发环卫工人子女奋发向上的精神,今年,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发起成立“环卫工人子女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积极发动爱心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践锻炼机会,并得到基金会理事单位深圳鹏瑞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洁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玉清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玉禾田环境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为大学生提供151个实习见习岗位,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三年资助315名环卫工人大学生子女

市城管局联合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持续打造“关爱环卫工人”品牌项目,“环卫工人子女大学生奖学活动”是品牌项目之一。“关爱环卫工人”品牌项目起源于2015年,当时,在市城管局的推动下,市文明委印发2015年1号文件,组织16个党政群团部门共同开展“城市因您而美 关爱环卫工人”系列爱心活动,并在市体育馆隆重举行深圳环卫工人节关爱晚会,共同发起成立了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环卫工人子女大学生奖学活动”至今举办已经是第三季。前两季活动累计为186名环卫子女大学生发放了奖学金共计93万元,三年共资助315名环卫工人大学生子女。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实施项目,搭建平台引导和凝聚更多的市民、企业及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热心推动和参与关爱环卫工人的活动,弘扬慈善精神,增强公众慈善意识。

编辑 詹婉容

(作者:读特记者 林清容 见习记者 王茂程/文 记者 李忠/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