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哥特搜丨医院互认企业不认,体检报告"一检制"有多难?

读特首席记者 谷少传
2018-08-22 19:04
摘要

8月22日,本报报道《三个月做了四次入职胸透体检》发出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门户网站大量转载,不少大学生求职者也纷纷打来电话,讲述重复体检之苦。

近日,深圳特区报和读特客户端报道了三个月竟做四次胸透,重复入职体检为哪般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门户网站大量转载,不少大学生求职者也纷纷打来电话,讲述重复体检之苦。市卫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直属公立医院从2016年7月1日开始,就实施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相关专家也表示,除了规范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体检行为,还需要加强信用建设,真正能够实现“一检通用”。

一个月拍了三次X光片

“你们的报道写出了我们求职毕业生的无奈,现在还有一些单位要求先体检后面试,为了拿到更多offer ,就不停去体检,我曾经一个月内被抽了3次血,胸部拍片3次,完全没有必要。”,昨日上午,看到本报报道后,毕业于湖南某大学,现在某政府部门任职的小任打来电话,向记者讲述他的经历。

据小任介绍,在毕业求职季,为了找个“好婆家”,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通常采用“骑驴找马”的方式,先找一份工作保底,然后继续应聘更加理想的职位。然而,由于各用人单位指定的体检医院不一,各行业入职体检标准不一,他们面临着多次体检的“拦路虎”。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2005名受访的求职者当中,61.4%的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经历过重复体检。

公立医院之间检查报告已互认

记者从市卫人委了解到,早在2016年,市医管中心就印发了《深圳市直属公立医院实施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方案(试行)》,规定市直属公立医院从2016年7月1日开始,已经实施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凡属于互认项目且检查或检测质量达到要求的,市公立医院中心系统各医院的检验、检查报告在系统内均具有相同的时效性。

而入职体检报告同样适用这个方案,也就是说,凡是在我市市属公立医院做的体检报告,在一定时间段内,市属公立医院之间也是互认的,不需要重复检查。咨询同时咨询了多家区属公立医院,均表示,不但认可市属公立医院的检查报告,同时也认可区属医院之间的检查报告。

利用区块链解决用人单位之忧

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不愿意共享体检数据,主要是因为担心在非指定医院里,某些求职者为求通过体检,可能会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提供虚假体检报告,比如请“枪手”代检,而在校园里“体检枪手”的小广告也不鲜见。

而目前我市没有统一的入职前体检规定,都是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在医院之间体检结果互认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用人单位对体检报告不信任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政府部门规范用人单位体检行为,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搭建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职前筛查平台,解决医院、企业、职员之间的信任问题。”专门从事诚信体系建设的深圳忠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永福向记者介绍。

据高永福介绍,求职者在一年内只要做一次体检,并将报告上传到自己的帐户,这个报告拍照上传,利用区块链技术,做到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只可添加、不可删改,不可下载,水印防截,自主保存,主动推送,结合国家立法约定,职前体检只能在国家认可的正规大型医院完成,医院与企业之间必须互认互用,防止过度体检给求职者带来伤害。

编辑 黄小菊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谷少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