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潇湘,红色热土 “活力大湾区·爱上大美湖南红色热土”系列采访之衡阳篇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文/图
2021-04-09 13:54
摘要

近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活力大湾区·爱上大美湖南红色热土”——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作家、摄影师暨自媒体代表聚焦湖南采访团来到湖南衡阳,走访了被喻为反帝反封建爱国学生运动见证的湘南学联旧址和因当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建立的位于南岳镇的“南岳游干班”原址。

近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活力大湾区·爱上大美湖南红色热土”——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作家、摄影师暨自媒体代表聚焦湖南采访团来到湖南衡阳,走访了被喻为反帝反封建爱国学生运动见证的湘南学联旧址和因当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建立的位于南岳镇的“南岳游干班”原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就像平地一声雷,打破了湘南学界的宁静。 1919年6月7日,在夏明翰,蒋先云、黄静源等组织领导下,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从此,这里成为“五四”时期湘南学生运动与新文化、新思想传播中心。毛泽东对于衡阳的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高度关注,曾四次亲临衡阳指导工作。

1921年10月,毛泽东发展“心社”骨干成员蒋先云、黄静源、唐朝英、蒋啸青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衡阳第一批中共党员,随即,衡阳第一个党小组——中央湖南省立三师范小组、衡阳第一个团支部——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支部相继成立,从此,衡阳的革命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热火朝天的开展起来。

湘南学联可以说是共产党人初心的萌生地,学联骨干后来都成为了湘南革命的主力军。

位于南岳镇的“南岳游干班”原本选址在长沙,但是长沙因为文夕大火而难以承办。后来拟定选址在衡阳,又因交通问题,最终选在了南岳镇一座学校里。

80多年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底,国共两党就合作抗日问题在武汉达成协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建议。蒋介石在正面战场屡遭挫失的局势下,当即接受了这一建议。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来到南岳,参与游干班的筹建和教学。

1939年2月15日,南岳游干班宣告成立,全称是“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由汤恩伯任主任,叶剑英任副主任。南岳游干班的学员来源主要有:中国各战区部队选送的校级和尉级军官,各省政府、县政府等选送的党政人员,从衡山、衡阳、曲江、桂林、吉安等地直接招考的部分高中毕业生等。第一期学员主要是各战区部队的军官,大部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一部分为军校高级研究班、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以及其他地方军校的毕业生。

由于没有现成教材,中共教官以毛泽东关于抗日游击战的论述为指导,结合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的实践经验,集体讨论研究教学方案。其中,叶剑英每星期讲课两次。游干班学制为三个月,学习期一过,学员们便立刻要奔赴前线作战。

其中有的学员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抗日游击队,一直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原标题《锦绣潇湘,红色热土“活力大湾区·爱上大美湖南红色热土”系列采访之衡阳篇  》)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