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深圳在全面对口帮扶汕尾过程中,始终将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重长远、见实效的教育帮扶体系作为一项重点,实施了修建学校、捐赠图书、送教上门、安排寒门子弟赴深就读技校等一揽子帮扶项目,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为我们的对口帮扶、教育帮扶提供了指引。”市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产耀东表示,从市区两级指挥部到驻村工作队,急家长所急,想学生所想,从几千万元的教学楼工程到几万元的教育微实事,都是我们优先推进的帮扶项目。
教育优先
新建教学楼化解学位紧张
8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洒向桑梓都是爱》,追忆在内地捐助学校300余所的“百校之父”、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在汕尾城区、品清湖畔,就有一所始建于1995年的田家炳中学。20多年风吹雨打,这所学校已不足以满足当地教育发展。
田家炳中学新建教学楼。
“新扩建田家炳中学被列入2016年对口帮扶年度计划重点项目。”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民生组组长雷本文告诉记者,该项目投入帮扶资金2960万元,新建三栋五层高的教学楼,新增初、高中学位1350个。今年7月10日,新教学楼竣工通过验收。
“新学校今年秋季可以招生。”田家炳中学校长许伟东兴奋地表示,教学环境一下子有了质的提升,学校将争取早日申报省一级学校。
与田家炳中学一样将于今秋以新面貌示人的还包括汕尾城区香洲中心小学。这所始建于1974年的学校学位更为紧张,不得不采用“大班制”教学、平均每班学生达62人,最挤的班级超过70人。去年指挥部投入588万元帮扶资金,为该校建新教学楼,工程于今年6月底竣工通过验收,新增20间学生教室,4间教师办公室和2间功能室,班均学生将瘦身至42-43人。“从大班制回归正常,将有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校长蔡少波信心满满。
汕尾城区香洲中心小学新教学楼。
合力帮扶
新图书馆添置7万册新图书
“哇!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书,这个暑期可以泡在图书馆了!”昨日,前往汕尾陆丰市图书馆看书的小读者陈同学发现,往日一些空荡荡的书架摆满了新书。
读者在陆丰市图书馆看书。
汕尾陆丰市是人口过百万的县级市,与海丰县一样同属全国13块红色革命老区之一,是深圳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由于当地财力有限,陆丰市图书馆场地小、藏书少、更新慢,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到0.1册。去年8月,在外出乡贤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富安娜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捐资并承建的陆丰市图书馆新馆正式投入使用。现代气派的图书馆有了,孩子们入馆依旧难“淘”到中意的图书。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在教育帮扶资金中安排200万元,采购22个类别共7万余册图书捐给该馆。截至上周末,这批图书悉数上架提供借阅。
送教上门
深圳老师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两年前,54岁的赵荣民凭着一腔热忱破格成为一名“超龄”4年的支教老师,被龙岗区教育局选派到海丰县附城镇中心小学教习书法。他的课生动有趣,他本人成为任教两期的“留级生”,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深圳“师爷”。自2014年开始,已经有4批23人像赵荣民一样的“师爷”在海丰各个学校的三尺讲台烙下深圳印记。
赵荣民和学生在一起。
龙岗区对口帮扶海丰县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支教外,龙岗还开展了信息平台、学校“一对一”帮扶、交流培训等教育帮扶项目。其中,两地各20所学校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从2014年起连续4年,区里组织挑选了共245名海丰贫困生到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免费接受学习,已有42人毕业、就业率达到100%,月均工资在4000-6000元。龙岗区还投入100万元帮扶海丰县教育局建设信息中心、投入400万元支持40所学校建设电子屏、投资2000万元支持建设培训中心,为海丰多渠道培养人才。
缺啥补啥
村小有了电脑和空调
“我们学校终于有电脑、有空调啦!”临近放暑假前的一天,陆丰市金厢镇十二岗小学三年级学生阳阳放学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和父母分享这个好消息,此前他一直盼着父母为他买台电脑,这笔三四千元的预算一度让这个贫困户家庭非常为难。十二岗村是省定相对贫困村,3300多人的村子,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高达13.7%。十二岗小学的教学环境也十分简陋,村里不少孩子只得舍近求远外出求学。
“我们为每个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配置了空调,为学校配置了20台学生电脑、设了电脑室,修筑了绿色跑道,楼顶装上了光伏发电……”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罗湖区环保水务局干部杨自文说,工作队将十二岗小学作为教育扶贫的重点项目,已经累计投入15万多元提升学校硬件配套设施,昔日破旧简陋的村小现在已经不逊于镇中心的小学了。
【读特新闻+】
助资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8月8日上午,在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会议室内,一场轻松活泼又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正在举行。12位接受指挥部资助的汕尾藉2017届大学生代表,和深圳对口帮扶指挥部以及汕尾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干部分享了他们大学一年来的学习、生活、成长、收获及感悟。
据了解,2017年始,指挥部帮扶汕尾市关工委300万元,连续三年每年资助200名经济困难大学生,每人5000元。汕尾市关工委从2017年度受资助的206名困难大学生中,又严格筛选确定了12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他们将由指挥部连续实施4年帮扶,直至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座谈会上,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代表分别发言,讲述了一年来的专业学习与成长收获,同时也怀着感恩之心表达了对资助的感激之情。从发言中得知,同学们在大学第一年均收获满满。他们有的在校园技能比武中荣获冠军、有的在广东创业大赛捧回“优秀”奖杯、有好几位还竞选入了学生会、有的成了入党积极分子、有的英语有望过六级、有的还远赴四川短期支教回报社会。交谈中还得知,这些孩子非常懂事特别能吃苦,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他们全都参加了校内外勤工俭学......
指挥部民生组组长雷本文表示,大学生们的乐观开朗、自强自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指挥部要延续这份帮扶情份直到他们走入社会。
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黄华洲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及指挥部的基本情况,同时寄语大学生们要充满自信、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读特记者 石义胜 蔡青 通讯员 吴聪丽 文/图)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