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澳生活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微课堂”授牌仪式举行。记者仪式现场获悉,南澳办事处在实施深圳市“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中,将垃圾分类“微课堂”办到每一个社区、学校、景区和居民小区,发动广大市民及游客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十余种垃圾实现精准分类。
签订垃圾分类践行承诺书
据介绍,南澳办事处按市、区积极推动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完成了2个优秀小区的创建;通过实施“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搭建垃圾分类“微课堂”平台,组织南澳辖区内的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督导员、志愿者、清洁工开展垃圾分类知识专项培训共18场,并影响了800多居民群众;在36个住宅小区(城中村)每周六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共计400余场;在学校组织班级开展资源回收活动6场,影响了1100名居民群众学生;在南澳三大景区(西涌景区、杨梅坑景区、月亮湾景区)开展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的文明宣导,影响5000名游客。据统计,办事处开展垃圾分流分类工作以来,大件垃圾及绿化垃圾回收处理量约230吨,年花年桔5994盆,餐厨垃圾1240吨,果蔬垃圾8.98吨,废旧织物4.2吨,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回收处理量约400 千克,废旧玻璃617千克,废旧金属142千克,废旧塑料153千克,废旧纸类193千克。
垃圾分类知识专项培训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