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布会上,中方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通过广泛的早期病例搜索及留存样本检测发现,2019年12月,武汉市人群中发生了新冠病毒一定规模传播,目前发现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2月8日,与华南海鲜市场相关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2月12日。大部分病例集中在下半月。华南海鲜市场是新冠疫情的暴发点,但同时传播也在武汉市其他地方发生。
在华南市场关闭后的环境取样显示,环境中普遍有新冠病毒的污染,其中水产摊位尤为明显,提示这个市场存在通过感染者、被污染的冷链产品、动物和动物制品引入病毒的可能。对该市场的动物制品大规模检测未发现阳性,冷链产品我们还未进行相关的检测。
对湖北省蝙蝠以及中国各地大量的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采样监测均未发现新冠病毒,未发现疫情发生前后有新冠病毒在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中循环的证据。
要在全球范围继续寻找可能的早期病例
中方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由于需要在全球多国多地共同溯源的广阔视野下思考,在下一步研究建议上,世卫组织专家与中国专家都非常认真和谨慎,我们进行了多次的、非常长时间的科学讨论。”
梁万年介绍,第一个建议,就是要扩大全球统一的数据库,包括分子、基因序列、临床、流行病学、动物监测以及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
第二个建议,就是要在全球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去发现可能的早期病例,在中国我们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未来还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找更多的检测材料。
第三个建议是关于动物宿主,全球科学家都要共同努力在多国多地共同开展相关的研究,更多元地寻找可能成为病毒的宿主的动物物种。
第四个建议是要进一步地了解冷链以及冷冻食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这次溯源的中国部分结束了,但不是溯源工作的整体结束,我们共同希望,这是一个开始,希望未来在世卫组织的带领下,全球科学家能团结协作,继续以科学的方式来开展这项工作。
(原标题《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对华南海鲜市场的动物制品大规模检测未发现阳性 》)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党毅浩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