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为何如此“善解人意”?要注意为个人信息安全打好“保护伞”
2021-03-24 14:40

日前,四部门联合发文,明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面对新规,很多用户叫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家表示,对于个人信息要谨慎保护,但也不必过分担心。

APP为何如此“聪明”?

“我们手机中都安装了各种App,的确方便了我们的工作生活,但是也获取了我们大量的个人信息。”市民方女士说,她在使用APP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了个人信息有泄露的“危险”,“一些App的推送能‘精准’到你在想什么,它就给你推送什么。”

“我昨天跟朋友说变天了想买一件西装,今早打开淘宝就在主页中看到一堆西装的推送,这也太夸张了吧!”而这并非方女士一个人的感受,吴先生也表示,自己感兴趣或者提到过的东西,会在各种APP推送中看到。“我甚至从来没有在该APP上搜索过,就是因为现在的个人信息泄露太过严重,这些APP才会如此‘聪明’。”

App的这种“正合我意”是怎么实现的?专家告诉记者,App获取的第一个信息往往就是手机的IMEI号,也就是移动设备标识号。这个唯一的识别码,相当于手机的身份证。不管是经过用户同意“拿走”,还是不经允许“偷走”,App一旦获得了移动设备标识号,就为个性化推送奠定了基础。

谨防个人信息被盗用

专项治理工作组对大量App测试后发现,App获取的信息,不仅能自己用,甚至有部分App,会把信息传给第三方。

360集团安全研究员俞奎说:“他拿到你的通讯录,又拿到短信,他可能知道你近段时间有借贷需求,这个时候他就可能会把这些数据进行二次贩卖,比如卖给一些专门做诈骗的人员。”

360集团首席安全官杜跃进表示,法律在一般情况下有一些认定,比如通讯录数据、短信的数据、点对点通信数据,是绝对不能被采集的,但是其他有一些地方其实就不那么清楚。

专家表示,在出台相关法规之后,用户的个人信息收集将更加规范,建议用户在不影响App正常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拒绝某些非必要个人信息的获取。

个人信息要保护但不必过于担心

此前,工信部多次公布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单。在被点名的App当中,多个涉及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包括“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等等。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了39种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将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个人信息安全有没有风险呢?近年来,有关部门定期针对App违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曝光,针对App的各项隐私政策也在不断细化和规范。专家分析,因为获取成本高、法律风险大,短期内,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语音、上传的图片等隐私信息被收集。

来源 深圳商报

记者 涂竞玉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 阿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