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进山来!宝安乡村振兴支教团队“1+8+N”骨干教师走进下坳镇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黄丹晨 文/图
2021-03-22 14:28
摘要

3月19日,都安支教教师团队来到下坳镇红星小学组团送教,本次送教是深圳市宝安区驻河池市都安县乡村振兴支教团队“1+8+N”骨干教师综合素养培训活动的第二站。

人间渐暖,春满山河。

3月19日,都安支教教师团队来到下坳镇红星小学组团送教,飘了半个月的春雨终于停了,太阳也难得地探出了头——本次送教是深圳市宝安区驻河池市都安县乡村振兴支教团队“1+8+N”骨干教师综合素养培训活动的第二站。四位老师带去了四节各具特色的课程,让红星小学的孩子们和下坳镇18所小学的101位骨干教师感受到了宝安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温暖、用心。

宝安-都安支教小组来到下坳镇红星小学。

来自深圳市滨海小学的支教老师高春艳带去了一节四年级科学课《点亮小灯泡》。“在师资严重不足的贫困山区,孩子们对科学实验课是十分渴望的,所以,这节科学课我要通过小组实验,让孩子们懂得安全用电的知识,也希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高春艳带着同学们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了一个小灯泡,让大家明白只有“组成完整的回路灯泡才会亮”。“在课堂上,每当小灯泡亮起来,孩子们的惊喜和欢呼让我们看到,这节课点亮的不仅仅是科学学习的成功感,同时点亮的还有孩子们心中对科学的渴求和热爱。”高春艳说。

高春艳老师的科学课堂

建安小学的余燕老师带去的是一节三年级英语课《Do you like pears?》。美丽温柔的余燕老师用她的细心和耐心让英语课堂如沐春风。“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就是用来抒发情感的。”化身邻家大姐姐的余燕老师课上得极其生动有趣,她用心地制作了苹果、香蕉、梨的图标,还带来了非常有意思的头饰,在训练“What’s this?”、“Do you like?”、“Yes,I do.”、“No, I don’t”等句型时,辅以一个个很有设计感的小动作,瞬间点燃了孩子们心中对英语的热情,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开口说英语、动手练英语、上台演英语。就连下坳镇中心学校来听课的韦校长都笑着说:“余老师的这节课让我都把几十年前的‘Yes,I do.’都捡了起来。”

余燕老师的英语课堂

来自孝德学校的刘栖宇老师给三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给树爷爷画像》。刘老师就像隔壁的大哥哥一样,他引导每个孩子认识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通过一棵大树来表现心中的想象力。在这棵像一双大手一样的大树上,孩子们描绘了波浪、树叶、年轮、眼睛、云朵……孩子们用自己的一双双小手,给这个春天种下了一棵棵大树,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棵棵艺术的小树苗。上完课,刘老师看着学生的作品感慨:“下坳镇孩子们想象力丰富,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

刘栖宇老师的美术课堂

在下坳镇红星小学支教的黄丹晨老师与学生们共享了一节美术课《大鱼和小鱼》。这节课以创意为出发点,以“土豆”为媒介,通过四次作业,让孩子们大胆表达,最终“土豆”摇身一变,变成一条条生动的大鱼小鱼。黄老师的课堂幽默风趣,他用几段绘声绘色的故事串联教学环节,在强调创作对象的“大”和“小”的设计时,他用了“大海里掉进一只大土豆,把大鱼和小鱼都吓跑了”的情节,让学生在一笑之间顿悟:鱼是有大、有小的,画面要注意大小、远近、疏密的设计。四十分钟不到,一条条可爱的“土豆鱼”萌化了在场听课老师的心……

黄丹晨老师的美术课堂

在公开课后,下坳镇中心校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场大规培训活动,全镇19所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共101位教师参加了学习。在研讨会上,四位授课教师以“微讲座”的方式阐述了自己对“如何上好一节课”的认识。教师们也提出了教学中的困惑,与上课教师展开积极交流。


高春艳老师分享“1+8+N”活动理念

其中,黄丹晨老师就“如何欣赏儿童画”做了一场讲座。“每个小朋友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黄丹晨认为,思想的火花,总是在交流中迸发出来。敝帚自珍,闭门造车终会被时代淘汰。很多老师表示受到了启发,希望让自己的课堂也焕发出艺术的风采。

分享

黄丹晨老师分享“如何欣赏儿童画”

宝安支教教师团队高春艳老师作为代表,分享了此次“1+8+N”送教活动的理念和目的。“孩子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让人惊讶。希望老师能够更加重视课堂中实践能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各个学校多开展各个层面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下坳镇中心校的韦校长也表示:“宝安支教教师的组团式指导接地气,是一场及时雨。希望你们过一段时间再来检验一下我们老师的成长和进步。”

山海携手,宝安有爱

山海携手,宝安有爱。高春艳老师介绍,支教团队的工作得到了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广西都安教育局以及宝安挂职都安的县领导大力支持。 “1+8+N”支教模式是宝安支教老师帮助当地培养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教育振兴的新探索。在新时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宝安支教教师团队尝试将支教工作从“点对点”结对向“点带面”辐射转变,更重视“扶志”和“造血”,对当地教师进行精准培训,努力帮助当地教育部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升级版乡村振兴支教模式。

(原标题《桃李春风进山来!宝安乡村振兴支教团队“1+8+N”骨干教师走进下坳镇》)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黄丹晨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