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以来“雷声”阵阵 网贷行业期待实现软着陆

读特记者 沈勇
2018-07-17 19:49
摘要

2018年时间刚刚过半,网贷行业已是“雷声”阵阵。

2018年时间刚刚过半,网贷行业已是“雷声”阵阵。记者昨日从第三方机构获悉,6月份以来的40天,全国P2P网贷新增问题平台133家,“爆雷潮”愈演愈烈。近日,深圳、广州和上海三地互联网金融协会陆续发声,要求各平台不得跑路、失联,“如何稳妥有序加速存量业务活动和违法违规机构无风险退出,考验着各方智慧。”有业内人士表示。

40天爆了133个雷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以来,在各部门、各地的监管高压下,大量网贷机构退出互联网金融活动,存量机构违法违规业务规模明显压降。

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第一网贷)大数据系统显示,截至2018年6月份底,纳入中国P2P网贷指数统计的基本正常经营P2P网贷平台为2163家,累计3593家退出;贷款余额1.53万亿元,是有史以来从2018年3月份第一次出现网贷贷款余额下降后,连续4个月下降;借款人借款余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超限额的P2P网贷贷款余额3602亿元,占当期总网贷余额之比,从整治前80%以上,下降到现在23.47%。在打击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方面,专项整治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共立案1390起,成功破获一批重特大案件,对非法金融活动形成了有效震慑。

统计显示6月份以来的40天,P2P网贷“爆雷”(新增问题平台)133家。其中,浙江38家、上海36家,北京和深圳同为16家。四者合计106家,占近八成。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33家网贷平台中,95家网贷平台官方发布了相关逾期或停业兑付公告,占比71.43%,风险专项整治之前的的90%以上直接跑路、关停网站、毁灭证据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上述发布公告的平台,浙江23家、占比60.53%,上海24家、占比66.67%,北京11家、占比68.75%,深圳15家、占比93.75%。

债权逾期引发连环风险

“这次爆雷潮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在前期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市面上的资金相对往年处于紧张的状态,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攀升,导致众多网贷平台债权发生逾期。”小小金融CEO刘小峰表示,特别是所逾期的债权规模较大的,一旦违约就是大事,就算平台想自己兜底,可能也没那个实力。

第一网贷相关负责人认为内部原因也十分重要,一些平台暴雷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事件。一方面,随着市面上资金收紧,往年的一些骗子平台、高返利平台窟窿大了,庞氏骗局难以维系,暴雷只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部分平台本身产品不合规、风控能力差,坏账高企出现逾期,投资人情绪恐慌出现挤兑,资金链断裂在所难免。

中国P2P网贷指数负责人胡尔义指出,在“触雷”的平台中,有经济非高速发展的外部因素,但主要是内部原因。平台自融、发放假标劣标、庞氏骗局、缺乏自主造血能力等等,在P2P网贷行业的强监管时代和经济非高速发展下,上述问题平台必然面临淘汰出局的最终结果。

历经了近两年的风险整治,P2P网贷已不再是从前鱼龙混杂的局面,平台们已从“偷偷跑路”到七成都能“大方公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治工作的正面成效。P2P网贷发展多年来呈现出的“快、偏、乱”野蛮生长三大现象,经过近两年的专项整治,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各方期待行业软着陆

近日,央行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会议指出,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中国P2P网贷指数课题组负责人胡尔义认为,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监管政策只会更为严厉。大浪淘沙始见金,网贷行业正处于良币淘汰劣币的阶段,在风险释放期,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出台退出机制和保障机制,有效的化解风险,帮助行业出清软着陆;而对于P2P网贷机构,只要合规、脚踏实地做好风控,专注并整合于综合信息中介服务,就有可能真正长久稳定持续运营。

   “在未来的经营方向上,网贷平台更要坚守小额分散原则,控制同一借款人在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也要防止借贷余额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区域。”小小金融CEO刘小峰表示,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个借款人、一个行业或一个区域经济下行就受到大的影响,从而防范信贷集中风险。

刘小峰同时提醒投资人,在网贷平台甄别上要坚守几个原则,首先看网贷平台股东背景是否有实力,另外要看网贷平台资产是否小额分散。而在具体投资上,尽量要做到平台、分散度、均匀度、期限以及收益率等各方面的均衡,来增强自身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沈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