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扫黑除恶宣传工作获中央政法委机关刊好评
南方日报
2021-03-16 22:30

“这个袋子又厚又防水,很实用!”李姨是恩平市那吉镇的村民,每天早上买菜,她都喜欢背上早前在文化广场上领到的扫黑除恶、平安建设主题帆布袋。提起扫黑除恶,她说,如果遇到村霸,她会立刻拨打举报电话。“袋子上印有举报电话、地址、邮箱,可以随时随地查到。”

向群众派发帆布袋,是江门市扫黑除恶办的宣传方式之一。媒体报道扫黑除恶故事、线上线下发动群众参与、各地轮番上演扫黑除恶晚会……在强大的宣传攻势和震慑下,3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江门累计共有400多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近日,中央政法委机关刊《长安》杂志点赞称,江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坚持创新引领、亮点突出,打造主题鲜明、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工程。如今,江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是全省“两抢”发案最少的地市之一。市民群众对扫黑除恶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媒体团深入江门基层一线,亲身感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真切改变。杨兴乐 摄

媒体矩阵传播

讲述群众身边典型故事

“谁敢说我是黑老大?”在庭审现场,区国良气焰嚣张。殊不知,数十位受害人以及他的“兄弟”,已经将他的累累罪行和盘托出……去年12月,“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刊发开平区国良等人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该文在半小时内突破10万阅读量。

专项斗争以来,江门市利用各级主流媒体主动发声,不断扩大涉黑涉恶典型案例的传播效果。其中,由江门市扫黑除恶办、江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喜看扫黑除恶带来新变化”媒体采风团活动,得到省扫黑除恶办点赞并在全省推广。

从2020年4月起,中央、省级、市级多家媒体深入江门三区四市基层一线,亲身感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当地群众带来的真切改变。

“以前黑恶势力垄断了市场,我们只能从指定地方进货,每斤猪肉比周边贵了三四元。”在新会区沙堆镇梅阁市场,猪肉档老板娘石阿姨向远道而来的中央媒体团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自从2018年打掉了盘踞在村里多年的涉黑犯罪组织,石阿姨可以价比三家,自主决定猪肉供应商。曾经饱受黑恶势力滋扰的梅阁市场,也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系统”公开招标,完成升级了改造。

由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人民公安报社等媒体记者组成的中央政法委媒体采风团,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梅阁村做好扫黑除恶“后半篇文章”的经验。江门通过打、建、治、立,推动扫黑除恶从深挖根治转向长效常治的做法也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媒体团实地采访首站新会,公安民警在镜头前讲述捉拿“黑老大”蒋某达的经历,党员群众在修葺一新的梅阁村党校里跟记者聊起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水”的新生活。在恩平,社区红人畴叔给记者们演唱了原创木鱼(用恩平方言演唱的民歌)《扫黑除恶颂升平》。他说,黑社会“老大”何某谋落网后,附近的居民都拍手称快。在江海,采风团走进乌纱村,曾经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被整顿“换血”,传承百年的龙舟竞渡得以重现。

数据显示,采风活动开展以来,各大媒体发布报道100余篇,阅读量累计突破130万。更多人看到了江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丰硕成果,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可感可触。

除了典型案例宣传,江门还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工程建设、资源环保、金融放贷等领域专项整治成效和长效治理机制,全市累计召开新闻发布会135场。市民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信、抖音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全市扫黑除恶“行业清源”的最新成果。

活用多种载体

线下宣传融入群众生活

今年元旦,由江门本土书法家陈荣亲创作的,以“平安”二字组合而成的“福”字刷屏江门各大商场、超市、学校、机关单位等场所LED屏,年味十足,意味深远。

这是由江门市委政法委、江门市扫黑除恶办、南方+江门频道联合推出的扫黑除恶主题海报。该海报对过去3年专项斗争期间全民携手推进扫黑除恶表达了感谢,并向全市群众作出将扫黑除恶进行到底的庄严承诺。

跳出媒体传播的思路,江门活用多种线下平台和载体,以媒介承载信息,将扫黑除恶的知识融入百姓生活中。潜移默化间,群众对扫黑除恶的认识不断加深,警惕性和主动举报意识得到同步提升。

在菜市场,大爷大妈背着印有“扫黑除恶”“平安江门”字样的购物袋买菜。“社区时不时摆摊宣传扫黑除恶,又能学到东西又有奖品拿。”市民李玲芳说,她和姐妹们在活动上领回了不少购物袋、雨伞、围裙、纸巾、水杯等宣传品,质量好、实用性强。市民拿着宣传品出门,摇身一变成了流动宣传员,将扫黑除恶的信息传播到社区农村各个角落。

在江门中心城区万达广场正中央,“扫黑恶、净环境、促稳定、保平安”12个红色大字在写字楼外墙闪烁,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举办的扫黑除恶灯光秀吸引不少群众驻足。市民吴先生拿出手机拍摄视频,准备在朋友圈分享:“这种光影宣传形式非常新颖,赏心悦目的同时,增加了大家对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的认识。”

潭江边,市农业农村局给渔民们上了一堂扫黑除恶知识课,让他们了解到渔业捕捞领域黑恶势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危害,并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

在候车亭,印有涉黑涉恶线索举报电话等信息的公交车和公交站牌随处可见。乘客,尤其是老人和学生群体,对举报渠道心中有数。

随着群众知晓率不断提高,扫黑除恶宣传工作效果逐渐显现,群众成为了举报涉黑恶线索的主力军。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接到群众举报涉及黑恶乱线索近1300条,累计向群众发放奖励金240.15万元。

循着群众提供的线索,公安摸排出一批涉黑恶团伙。例如,群众举报开平市三埠街道某处商铺招租投标时,有人以哄抬招标价为威逼,收取商家过万元“茶水费”。经排查,警方摸排出一个以张某为为首的恶势力团伙。团伙被“一锅端”后,当地商户集体给开平市扫黑除恶办送去感谢锦旗。

群众广泛参与

涌现一批精品文艺作品

去年,珠姐参与排演的小品《闹圩场》登上了江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民间优秀文艺节目汇演的舞台。在这场由市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上,街坊们用小品、快板、民歌、相声、木鱼等形式,演绎了身边的涉黑恶典型案件,展现江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出击的累累硕果,以及纵深推进长效常治带来的新变化。

此前一周,汇演进入网络投票环节。从三区四市优选出的14个节目刷爆朋友圈,累计超过25万人参与了投票,近50万网友围观了活动。演员们全员出动,动员身边的邻居、朋友一起参与。小品编剧郑悦安点赞道:“现场观看的群众只有几百人,但网络传播能覆盖几十万观众,大大提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如今,这场晚会通过视频传播的方式正持续在江门市政府网站播放,点击阅读量节节攀升。

官方搭台,百姓唱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江门牢牢抓住人民群众这个根本力量,坚决践行“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价、成果人民共享”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让群众在参与中收获幸福感。

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涌现。

“你拍一,我拍一,扫黑除恶雷声起!”江门市扫黑除恶短视频比赛收到参赛作品81件,活动网络投票在微信朋友圈、户外LED屏幕推广,形成线上线下传播合力,斩获流量近80万。最终,由萌娃们录制的扫黑除恶拍手歌荣获比赛第一名。

“亮法治利刃筑平安之基,守一方净土护海晏河清。”书法爱好者黄瞻确挥毫创作《亮法治筑平安》,作品参展“全民参与扫黑除恶、共建共享平安江门”主题书画作品展。

“儿子睡前的故事没有你,春节接人团聚的日子里没有你……”江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文学创作比赛收到作品960件。二等奖获得者胡苹用一首现代诗,歌颂扫黑除恶一线工作者的无私付出,笔触细腻,动人心弦。

从信息接收者到传播参与者,群众在扫黑除恶宣传工作中转变了角色,成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坚实基础。接下来,江门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推动扫黑除恶走向常态化。

原题为《江门扫黑除恶宣传工作获中央政法委机关刊好评》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露锋 党毅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