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发布2018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成果
读特记者 李明 通讯员 谢俊洁
2018-07-02 19:48

7月2日,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2018)》、《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港澳青年内地创业:企业案例·创业者故事·政府政策》。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副院长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2018)》主要内容。课题组成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刘云刚教授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区域协调现状、问题与展望作了重点介绍。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张光南教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港澳青年内地创业:企业案例·创业者故事·政府政策》两份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2018)》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的“合作重点领域”及“体制机制安排”为指导,分别从基础设施、市场一体化、科技创新、金融和旅游等现代产业体系、优质生活圈、深化“一带一路”合作、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探讨粤港澳深度合作的机理与发展方向,促进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通。

内容共包括四部分、十二个专题报告。第一部分总论,从区域合作的本质出发,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区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新时代下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载体的粤港澳深度合作关系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第二部分为科技创新发展与区域合作。该篇两个研究报告分别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现状及比较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科技关键要素及创新科技制造业两个角度,探讨湾区内创新科技的发展路径、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第三部分为产业发展与区域合作。该篇重点以现代工业、旅游业、服务贸易、金融业为例,研究大湾区建立现代产业发展的路径。其中第三篇报告是国内首篇基于“沪港通”“深港通”等机制来研究湾区视角下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第四部分聚焦城市发展与区域合作。该篇概要勾勒出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区域协调的主要课题、实践进展及未来创新区域协调的路径和对策,并从社会领域、基础设施联通、对外开放等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该报告认为:“一国两制”和四个核心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体制和经济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推进体制和基础设施对接、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工协调,实现区域内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借鉴国际经验打造中国式湾区,并与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共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新时代下“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秉承系统科学性、简明可行性、动态引导性、可比性和针对性等原则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3 个子系统, 共13 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测度指标选取遵循统计口径一致、数据来源可信原则。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定量分析和评估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进程。

同时指出,珠三角地区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较为发达, 港澳地区的优势则在于高度成熟的金融、服务体系, 以及经济要素流动的高度自由性和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珠三角地区携手港澳, 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 各地政府在具体政策、法规、标准上存在不小的差异, 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比该地区以往合作更加复杂。因此, 中央政府需设立统筹协调机制, 通过全局谋划该地区长远发展, 建立有效的区域发展协调机构和监督机制。除此之外,

《港澳青年内地创业:企业案例·创业者故事·政府政策》充分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下的22个企业案例,22个创业故事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18项政府职能创新。近年来,许多港澳青年赴内地创业,在累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的同时,他们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为了总结其成功的规律,查找存在的不足,探讨对于其他创业者的启示,选取22家典型的香港和澳门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刻画出各具特色的创业企业案例。

研究内容显示,当代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的“变”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主要是面临的创业环境,内部主要包括创业者的特征、创业模式、创业心态等。在如今中国内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之后,原本港澳向内地输入技术、自己、商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等经验的模式,已经逐步转向由内地向港澳输出的经验模式。这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特别以移动支付、网红经济为典型代表。

当代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的“不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发挥港澳的国际化优势,使港澳成为内地与海外的连接桥梁,有效整合各种国际和内地资源,实现“立足港澳,依托内地,连接中外,面向世界,整合全球”;二是港澳青年要传承和重塑老一辈港澳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和吃苦耐劳的创业和敬业精神,这是港澳当年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当代港澳青年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作为港澳治理与粤港澳合作发展领域的国家高端智库,自去年5月8日广东省港澳办与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以来,积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系列重大重点课题研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和不同城市功能定位,大湾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要素流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法律协调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提交了20多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其中16份研究报告被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采纳,有关成果被国家领导领导人和省部重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

见习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通讯员 谢俊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