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梓街道 |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共筑创新平安坑梓
2021-03-14 12:32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下,位于深圳东部的坪山坑梓,同样也迎来了新的使命与任务。坑梓作为坪山区重要工业产业汇集地,未来5年内,在“十四五”期间与“双区驱动”效应下,随着内部各类资源加速集聚,推动科技强安势在必行,实施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及动态监控系统项目,对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总量,推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提供有力支撑。

一、扭住重点,紧盯安全生产不放松

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已督促568家纳管一般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企业主体责任承诺书,坑梓街道纳管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中签订率达100%。通过推动企业签订承诺书的方式,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企业形成有力威慑。

▲领导带队到企业检查

深入开展“坪安第一课”专项宣传活动。坑梓街道按要求制定了《坑梓街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计划》和《坑梓街道办事处“坪安第一课”2020年工作方案》,将工作职责明确到各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宣传要求,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自“坪安第一课”专项开展以来,已培训企业员工、“三小场所”负责人、校园师生等10万余人次。

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定期组织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提前做好安全形势研判,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目前坑梓街道已形成安全周例会制度,2020年共举行周例会39次,季度会议4次。

二、较真碰硬,铁腕整治“三小场所”违规问题

为消除辖区重大消防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0年3月下旬,坑梓街道开展“三小场所”木阁楼专项整治行动,街道领导多次召开动员会和安全工作部署会议,要求街道各社区在摸清辖区木阁楼隐患底数基础上,制定一楼一方案,分片召开业主会、经营者会,开展清拆工作,采用铁腕手段整治木阁楼,并每周听取各部门汇报阁楼整治工作。

5月初,共发现违规阁楼548处,通过封堵、拆除和规范改造等手段,目前所有违规阁楼已基本整改完毕,其中规范改造143处,签订承诺书500余份,改造经费由街道给予补贴。经过整治和大力宣传,辖区沿街“三小场所”负责人已基本意识到“三合一”场所的危害,违规住人、违规阁楼现象同比往年数据大幅下降并得到有效遏制。

▲工作人员到企业夜查

▲领导带队开展大夜查行动

主要成绩:巡查发现存在违规阁楼554处,已拆除阁楼224处,封堵阁楼186处,规范改造144处,不折不扣已全部整改完毕,累计张贴三小场所“六严禁”标识牌3600家,“内有阁楼”提示牌360张。通过木阁楼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三小场所"业主形成有力威慑,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共清理违规住人96家次(含回潮数量),同比2019清理违规住人311处,同比下降69.1%。

三、双管齐下,紧盯电动自行车备案和“一盔一带”宣传

工作开展以来,坑梓街道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开展电动车备案上牌工作,组织联合应急办、网格服务部和社区对辖区开展全方位政策宣传。根据实际情况在辖区4个社区分别设立4处电动车现场备案办理点,并集中召开电动车备案上牌工作培训会。

当前,坑梓街道累计提交备案数26675台,完成审核数25837台,总计生成牌照25786台,总计安装车牌25786台,签订文明出行承诺书2880份,发放头盔2600余顶,有效营造了文明出行、安全出行良好环境。

在区交安委办的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情况开展第十次暗访行动中,坑梓街道2020年第四季度检查头盔佩戴率为76.7%,排名全区第一。

四、聚焦民生,推进消防安全智能监管

2020年,街道在各项经费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专门从民生微实事项目拨出200余万元,集中建设、采购一批智慧烟感器、灭火球、充电桩等消防设施设备。目前,街道已安装灭火球900余个,烟感器1500余个,辖区重点场所智慧安全应急服务监控平台基本建成;建成26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基本满足了辖区电动车充电需求。2020年全年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458辆,同比2019年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539辆,数量下降15%。

按照“街道总管+社区分管”的模式,建成5个智慧安全应急服务监控平台,随时监控辖区内烟感报警器使用情况。2020年全年,累计查处火灾隐患7918处,同比去年下降22%。监控云平台的运用,极大地解放街道执法部门的人力物力,为坑梓消防领域的长治久安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来源:坪山区坑梓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

编辑 麦苗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