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发布首批100个“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着眼市民和企业办事体验,涉及大量日常业务量大、市民期望快速办理的高频服务事项,这一利民举措的推出,不仅引起了市民的交口称赞,在高校专家、学者中间也产生较大反响。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军教授表示,“不见面审批”这一“人本化”的线上服务举措,在表征上,避免了炎热天气和交通拥堵,给市民带来了高效的快感、增添了惬意和方便;在实质上,将行政管理服务系统与信息技术链接、大数据采集与维护分析调整同步,则深刻体现了政府服务观念的转变和服务意识的提升,是深圳政府树立行政的更高标准、强化责任担当,在民生服务领域信息化提速、全面深化“互联网+”的具体应用。他期待,政府制定合适的考核、奖励和实现机制,发挥行政智商,推动更多民生服务走到“线上”,以加速建设“全程全时的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更快更高效地达成“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目标。
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周明建副教授也提出,在新的电子服务终端,申办人员享受到一站式便捷服务的同时,政府工作人员也得以减轻负担,实现了多方受益。该清单中,人才引进、人才落户、博士后补贴等项目都与高校息息相关,给引才育才带来了更多福音。在年初该校组织的“深圳市博士后绩效评价研究报告”中,就曾提出博士后业务流程问题,不出半年,深圳就高效地推出解决方案,让人始料未及,更心存感激。
周明建认为,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是地方建设绿色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作为之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深圳正在努力在各个领域内继续先行一步、勇当尖兵,此次清单的发布,是深圳以信息化引领政府治理现代化、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一项落地举措,提升了深圳电子政务服务水准,在建设“互联网+”政府体系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刘军预期,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提升,这一服务清单将进一步扩大范围,特别是当下技术手段实现尚有难度且百姓更加急切的项目。周明建也认为,政府部门主动改革、信息技术强力支撑,凭借深圳在该领域得天独厚的优势,相信后面还将诞生第二个、第三个100项清单,深圳在电子政务领域将再次实现超越,建立全国“互联网+”政务的新样板。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