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5名学生入围广东省文理科“前二十”,他们这样谈高考和学习

读特首席记者 姚卓文 记者 林洲璐 李丽 文/图/视频
2018-06-25 17:27
收录于专题:吉利杯融媒体大赛
摘要

深圳这些学霸入围“全省前20”!

6月25日,广东高考放榜!据悉,深圳有5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二十名。其中深圳中学高三学生张若晨,进入全省理科前十名。另有4名深圳学生进入全省文科前二十。赵雨晴(深圳外国语学校)、王迪瑶(翠园中学)、罗璇(宝安中学)、张征宇(富源学校)。

下面就来认识这些“学霸”吧↓↓↓

深圳外国语学校赵雨晴

中考最高分考前已保送清华大学

深圳外国语学校的赵雨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学习成绩一直十分稳定,三年前的中考,她就夺得全市裸分最高分455分(满分460分)。如今,高考她又一次取得佳绩,成为全省文科前二十名。

得知自己的成绩进入全省文科前二十名,赵雨晴坦言还是比较吃惊,因为自己平时的文综成绩并不好,同时深圳一模、二模的时候,文综成绩也并不理想,但是高考前自己有重点练习,没想到高考时文综发挥是所有科目最好的。对于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赵雨晴表示,可能是因为高考前她已被保送清华大学英语专业,为此心情比较轻松,学习没有特别紧张,高考的时候也就保持正常的心态,考试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在复习方法方面,赵雨晴认为首先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深外的老师复习安排得非常好,自己只需要按照老师的复习安排一步步走,复习的流程比较顺利。跟不少学霸一样,赵雨晴也有很好的制定计划的习惯,她有一个专门的本子,里面列出了每天要做的内容,还具体都每一个时段,这样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赵雨晴并不是传统的“书呆子”,她平时喜欢画画,还喜欢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初中时,学校的艺术节、外语节的表演,赵雨晴总是积极参与其中,登台演出几乎没有缺席过。高中阶段,她还担任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学生会的不少活动她都是组织策划者。

翠园中学王迪瑶:

“一部韩剧让我想报考新闻专业”

今年高考文科全省前20名、罗湖区翠园中学高三12班王迪瑶告诉记者,当知道自己的成绩的时候有点不敢相信。“太意外了,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目前,王迪瑶初步打算报考清华、北大、复旦,希望读新闻传播学或者政治学。“我希望每天可以接触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还有部分原因是看了一部韩剧《匹诺曹》。”

谈及学习经验,王迪瑶特别强调方法和“套路”。“每门学科的考试都有它的方法和套路,要通过做题和反思来提炼出一套自己的方法体系和应对套路,这样就事半功倍。此外,我比较注重限时训练,这样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其实,我是一个比较佛系的人。”王迪瑶坦言,在高三一整年高强度的复习中,虽然压力很大,但她一直保持平常心,注意劳逸结合,周末她也会看美剧、跑步来放松调节,她还喜欢烹饪,高考结束,她经常自己下厨。

对于暑假的安排,王迪瑶说,会回趟老家,然后跟家长一起去旅游,还会打份暑期工、学乐器、提升烹饪能力,“名校高手如云,这个假期我要多看书,好好做准备了。”

宝安中学罗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考成绩放榜的前一天,宝安中学高三(21)班的罗璇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我决定一觉睡到明天12点”,昨天上午睡醒的罗璇发现,微信已经被同学们“轰炸”开了锅,惊喜之余,直到接近中午,收到省考试院的短信,罗璇才确认自己的确闯入了“广东省文科前20名”。问及成功的“法宝”,罗璇坦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考和月考没什么两样,也不会紧张,这次还赶上台风暴雨,天气格外凉爽,答题的时候很清醒。”自诩为“淡定佛系青年”的罗璇,性格沉静、波澜不惊,不追星、不爱看电视剧、喜欢古风音乐和歌曲,只有微信在线的时候,才露出活泼的一面。

消除了陌生感,罗璇才逐渐打开了话匣子。“有压力或者紧张的时候,我喜欢唱歌,古风歌曲的曲调和歌词中的历史人物,总能让我感受到文化认同,十分亲切,也就自然而然地放松下来,我喜欢五色石南叶的专辑《五声·十色》。”高考一结束,罗璇就奔赴洛阳、西安,到达两地的首站,她都选择了到当地历史博物馆“打卡”,而她正在阅读的书也是《耶路撒冷3000年》,对历史的偏爱可见一斑。

“我可以接受自己粗心犯错,但是如果一道题完全没有思路,就很有挫败感。”数学考得很顺手、地理是软肋、曾一度政治成绩不理想……学习中,不断温故知新、培养对各个学科的兴趣,成为罗璇致胜的“法宝”。在历史复习中,她和同学们集中梳理了不同时期的事件和人物,整理出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让她受益匪浅。

“我是宿舍起床最晚的一个人,特别是高三这一年,我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努力一点吧!” 不喜欢做“夜猫子”,罗璇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于是她和室友们中午就开始争分夺秒,总能在晚上8点前,完成当天的全部作业,能和这样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们一起拼搏,罗璇充满感恩。

“高考结束了,但感觉只是一个普通的暑假,结束后还会回来上课。”带着眷恋和不舍,罗璇已经开启了暑假计划。“接下来,计划去四川到都江堰走一走;还会利用假期学习一门民乐乐器;大学应该会选择法学专业,再到适合的社团锻炼一下……”罗璇说,毕业后,和很多同学一样,自己还会回到深圳,因为,这里不仅是她成长的地方,还是一个充满希望和魅力的城市。

深圳中学张若晨: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每周整理错题本

深圳中学高三(4)班的张若晨因为进入全省前二十名而在放榜当天分数被省考试院屏蔽,不仅如此,她还被告知自己的成绩进入了全省前十名。虽然张若晨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但由于深二模发挥不佳,当得知这个成绩时,她自己还是有些惊喜。


张若晨进入全省理科前十名。

张若晨告诉记者,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对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刚上高中时,她还在由于到底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然而,随着理科学习的深入,她渐渐被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所吸引,感受到了学习理科的魅力所在。

在张若晨看来,制定规划十分重要,由于深中每年都有校历,她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有针对性的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规划可以做得尽量详细,将每个月、每一周的学习重点逐一列出来。”张若晨说,其中关键是,把“一定要做的”跟“不是必须的”区别对待,这样一来,当遇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可以根据情况学会取舍,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

跟不少高三学生一样,张若晨十分看重错题本的作用。“但做错题本并不是简单地将错题抄写,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按照错题的类型进行整理,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可以每个月甚至每周整理一次。”张若晨说,每一道错题旁她都会备注这道题做错的原因,而且不能太过笼统,即使是因为粗心而做错,也要注明是因为哪个知识点掌握不牢所致,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

张若晨是一个非常自律的女生,虽然高三的时候还在用手机,但由于她平时喜欢刷朋友圈,总是忍不住点开看看,为了不浪费时间,她毅然卸载了微信,而且因为听歌会分神,她还卸载了网易音乐、QQ音乐等。

目前,张若晨已入选北京大学的博雅计划,并初步打算报读物理或经济方面的专业。由于张若晨的妈妈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对于未来,她也想像妈妈一样毕业后留在大学,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姚卓文 记者 林洲璐 李丽 文/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