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考顺利结束 预计7月10日左右公布成绩(附最全试题点评)
读特首席记者 姚卓文 记者 李丽 林洲璐
2018-06-24 20:38

6月24日下午5:30,随着历史科目终考铃声响起,我市2018年中考顺利结束。全市7.2万名考生顺利参加了2天共5科考试,全市133个考点组考秩序井然,服务贴心周到,考风考纪良好,实现了“平安中考”、“公平中考”、“诚信中考”、“暖心中考”的目标。按照我市中考中招工作安排,中考成绩计划于7月10日左右公布。

市招考办介绍,23日、24日两天,全市考生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笔试)、理化(合卷)、历史等5个科目的考试。近6千名考务工作人员不辞辛苦、严格执考、微笑监考,各项考务工作做到规范有序、准确无差错。考试工作无小事,考务工作必须抓细抓实。为此,市招考办和各考点在考试前对“深圳市教育考试网上通讯指挥系统”和“深圳市中考考试统一指令”进行了反复测试,对电源、广播、挂钟进行检修调试。为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全市各考点进行了电子监控系统更新改造,全面实现各考点与市教育考试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成立多个检查巡视组,全市跨区交叉安排巡考监察员对各考点进行巡视检查。

根据考试工作安排,25日下午3时将进行初二生物与地理(合卷)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教育部门将按计划开展中考评卷工作。今年我市中考评卷继续实行统一扫描、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网上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公平公正。统一评卷采用网上匿名评卷方式,依托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扫描技术,在局域网内对经过电子扫描的考生答题卡评分。与传统的手工评卷方式相比,网上评卷能够提高评卷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评卷的公平。

按照我市中考中招工作安排,中考成绩计划于7月10日左右公布,考生可在10日中午12点以后登录“深圳招考网”(http://www.51a.gov.cn)点击“成绩查询”,或者进入深圳市招考办官方微信公众号“考生服务”的考生服务窗口栏目免费查询本人成绩。同时,为便于考生及其家长及时获知成绩,市招考办还将通过短信平台,将中考成绩免费推送到考生预留的手机号码上。

【读特新闻+】

考试结束后,小编邀请多位资深老师,对五科试题进行了点评。有老师认为,试题紧扣课标和时代主题,贴近生活、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核心素养。

语文


今年深圳中考的作文题目为“我和深圳……的细节”,这个题目被认为“很深圳”,在延续一贯风格的同时,更凸显深圳城市特质。考试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资深语文老师,他们对作文题进行了点评。

有实事可写  有真情可抒

深圳高级中学一名资深初中语文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的深圳中考作文题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显得愈发成熟、理性、大气,可操作性强,充分展示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语文基础教育方面的特色。

在他看来,今年的深圳中考作文题具有四个特点:第一,更加注重地域特色。作文题中鲜明地嵌入“深圳”二字以突出地域特色,是今年作文题的一个大胆尝试和突出亮点,面对有“深圳”字眼的作文题,考生肯定有实事可写,有真情可抒。第二,更能把握学生特点。今年的作文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我”的限制更少,考生能够调用的素材更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第三,更多凸显考场技巧。“我和深圳……的细节”实际等同于“我在深圳经历的那点事儿”,切口小,要求考生“大题小做”,但考生能否顺利解读并进行转化,正是写作能力高下的重要表现。第四,更为贴合教学实际。有了“我”“深圳”“细节”这样的词语进行限定,平时细心留意生活点滴,扎扎实实进行有效写作训练的考生将更有优势。应该说,今年的中考作文题非常接地气,对日常教学和备考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2015年深圳市年度教师提名奖、龙华区新华中学语文老师杨博认为,作文题希望考生通过细节,展现一个人与一座城的美好瞬间,讲述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温馨故事,表达一个人与一座城之间的温暖情愫。因此,从文体选择的角度讲,记叙文应当是更为适合。且在记叙的过程中,应用较多的篇幅重点突出“细节”,用细腻的笔法记叙抒情。总体而言,今年的作文考题具有更直接的“鲜明性”,更自主的“选择性”,更巧妙的“防套性”,能够充分考察考生的思维品质、写作技巧和人文情怀。

数学

重视几何思维训练

盐田区外国语学校初三年级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徐欣表示,今年试题的难度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升,集中表现在大小压轴题更加侧重于对图形的分析和对模型的运用,整体对几何的偏重度加强,对于偏好用高中函数法解决问题的学生而言,有一点难度。

例如,12题是多结论题,但题目设置从问题个数转为具体题号,考生可借助题目中的个别结论,有针对性地准确回答;16题条件少图形简单,但是对几何理解分析要求较高;22题圆的证明,侧重相似定值和截长补短思想的运用,难度适中;23题保持二次函数动态,但从第二问就要确定动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较高。

徐老师建议,下一届学生在数学学科复习中,应重视几何思维训练,避免片面地以算代证,更重要的是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英语

紧扣时代主题  贴近生活接地气

深大附中英语教研组长谢维维老师表示,今年我市英语中考笔试的整张试卷以阅读文本为基础,侧重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题材紧扣时代主题,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自豪感,还具有深圳本土特色,贴近生活,很接地气。

“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语法填空、书面表达的文体取材广泛多样,涉及记叙文、说明文、新闻、故事、科普、应用文等。”谢维维老师认为,话题选材也是丰富多彩,兼具时新性和教育性。从中华传统文化、旅行艺术生活到人工智能、现代科技、深圳电动出租车及公交车。至于书面表达题,今年中考的体裁是应用文,而且是近几年鲜有的演讲稿,让人耳目一新。演讲稿文体的主要格式和要点已经给出,同时让学生自由发挥介绍中国的某个传统节日等。这样的半开放式作文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度及表达的广度。

对于初二的学生,谢老师建议,平时应养成英语广泛阅读的习惯,除了训练阅读技能技巧的考试题目式阅读外,可以坚持用所学阅读策略方法开展课外兴趣书及报纸期刊的英语泛读。在海量英语阅读的基础上扩大视野,拓宽思维,增长见识,形成全面的语篇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在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中实现语篇的理解,语基的积累,语感的生成,语用的贯通,最终实现语言思维的形成和语言能力的综合提升。而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部分,学生更不容忽视。要坚持用所学的写作微技能进行科学的过程性写作。随笔也好,命题作文也罢,注重卷面书写、句式文体的训练,布局谋篇、逻辑思维的锻炼,语言表达、精装润色的修炼。

理化

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南山二外理化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刘昌满表示,理化试卷中的物理部分呈现出考查范围大、突出应用、注重实际解决能力等特点,基础中见能力,平稳中有新意,总体难度稳中有升;化学部分沿袭了前两年的考试特点,化学难度合理,紧扣课标、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核心素养,是一份让学生感觉轻松、欣喜的试卷。

物理

南山二外理化组骨干教师田苗苗分析,相比分科后近三年的物理中考试题,今年计算题中出现了浮力,液体内部压强变化,热学等往年未考查的冷门知识点,体现为打破知识壁垒,实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和考查。

另外,本次物理试题没有难偏怪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如第14题第15题,对光现象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考查,电学中突出对欧姆定律的考查,分别是第28题并联动态电路的动态定性分析,第29题串联的欧姆定律电路的定量计算,电学实验题考查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学计算题考查串联动态电路的最小电流,最大功率,并结合热学考查被加热液体升高的温度,即体现知识的联系与交叉,又突出了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刘昌满指出,物理知识点覆盖面广泛,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分布均衡,估测题、图像识别题、电路设计题题型多元化设计,考查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特别是图像信息处理图有三题,分别是16题、29题和34题,既体现物理问题抽象的渗透,也体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要求。

刘昌满还认为,本次考试传递出一个信息,未来教学中要越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第25题结合科技考查电磁弹射器在军事上的应用,开放题中结合生活考查感应照孔门电路的设计,结合科技情景,体现学以致用导向,为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打下坚实基础。

化学

针对化学部分,南山二外理化组骨干教师邓智英指出,化学题目注重基础,基于学科知识,力求“以考试说明”为命题导向,如最后一道大题,考察氢氧化钙的变质程度,属于常规类型计算,学生稳打稳扎可以拿满分;其次,重视实验探究思维的培养,如第11题探究FeCl3溶液做催化剂的影响因素,背景新颖,对一线教学有引导作用;再次,结构稳中求变,第1题注重化学用语表达、第2题考查低碳环保、第9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第10题考查分离除杂等题目均为化学学科中的基重难点;最后,考查水的用途和性质,推断题中综合考查各物之间的反应等题目都十分注重综合运用。


历史

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和社会分析的能力

深大附中历史教研组长张馨文老师表示,整张试卷注重对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考查,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运用材料、创设情境考查学习历史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技能。与此同时,还关注当今时代如改革创新、文明互鉴、不同制度相互学习等热点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考查融入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体现了历史学科发展“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科综合素质”的趋势,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求。

张馨文老师建议,初二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中考以及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注重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一定要避免机械的背诵和记忆,应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了解历史发展时序;在备考中,应跳出“背诵-忘记-再背诵”的怪圈,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学会对史料进行分析,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提炼主题,从而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家国情怀现在的考试经常以热点、焦点生成问题,隐性介入考察历史知识。学生应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姚卓文 记者 李丽 林洲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