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蔡超笔下的工业社会

记者 尹春芳
2016-07-29 05:35
摘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等单位主办的“居高声自远——蔡超美术作品展”7月28日在深圳罗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示了艺术家对时代的精准的描摹与艺术风格。

天地间 158cm×210cm1998年-2 - 复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等单位主办的“居高声自远——蔡超美术作品展”7月28日在深圳罗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示了艺术家对时代的精准的描摹与艺术风格。

1944年出生于上海的蔡超是国家一级美术师,现担任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兼研究员等职。蔡超是中国画坛颇有名声的艺术家,20世纪70年代即以《毛主席在农村调查》等红色题材的人物画在全国崭露头角,80年代以水墨人物画创作多次入选全国美术大展并荣膺多种奖项,90年代他以工业题材创作蜚声画坛并奠定其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中的地位。

本次展览,从题材上分为“工业题材”、“一带一路”、“江南清韵”三大类作品。艺术家精准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笔下人物形象反映出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自然、真实的生活面貌;作品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出西北淳朴厚重的民风与多情多姿的西南风韵,利用水墨意趣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互融的生存状态。展出作品涉及题材广阔,内涵丰富,笔墨质朴,切合当下时代精神,表现出现代艺术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象。

顶梁柱1998年185CMX170CM - 复件(1)

钢筋铁骨180cm×210cm 1991年 - 复件

铁臂 186cm ×242cm 1999年 - 复件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题材构成了蔡超最鲜亮的艺术坐标。蔡超擅长将西方构成主义美学规则和中国书写性绘画语言融合在一起,用中国画笔墨语言表现当代工业题材和城市题材。20世纪90年代,他以《顶梁柱》(1994年)、《吊装》(1997年)、《天地间》(1998年)、《铁臂》(1999年)等一批工业题材的作品风靡全国。作品中,那些大部件的高空吊装机械、大体量的工业设备和钢架、钢索与操纵吊机的工人们互为主体,以直线和丰富的空间构成之美,演奏着现代工业华美的交响曲。

地铁掘进者(叶) - 复件(1)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罗一平认为,蔡超的作品在艺术图式和艺术语言上做了多方面的可贵探索。“他大胆引入西方构成主义的艺术元素,空间处理借鉴构成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富有魅力的机械结构和钢架、钢索纵横交织,点线面的构成衍生出一种抽象的意象向宇宙扩大,生成一种高深莫测的神密空间吸引着观众进入画面。”

据悉,本次展览展期至8月14日。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