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都市》
“都市礼赞——王秋童水墨个展”正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香港知名画家王秋童的82幅水墨作品,为鹏城的观众呈现了艺术家笔下的都市画卷。
王秋童,中国画学会香港执行会长、香港美协副主席、香港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都市水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画院特聘画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他长期从事都市水墨的研究和探索,都市水墨作品入选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三次获得优秀奖。2002年,2008年作品分别入选第三届及第六届深圳国际水黑双年展。2006年获特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城市山水画大展”,也入选香港2010年、2012年艺术双年展,2015年和2017年入选第六届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其作品获学术机构,美术馆,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及私人收藏。
王秋童的水墨画创作题材宽广、贴近生活、绘画语言求真求实而注重意境的表达,他的山水和花鸟作品力求让人们得到美的享受,而深受观众喜爱,学生和拥趸无数。在他的水墨艺术探索中,最具特色而取得成果的是他描绘香港城市景观的作品。
2015年《中环印象》
都市化的历史进程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也使传统水墨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机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山水画”实践开始,引发了“都市水墨”这一当代中国画革新的课题。作为中国现代水墨发生发展的先行之地,香港这座融汇东西的现代化城市,是一片适合都市水墨艺术生长的文化土壤。植根这片土壤的香港水墨画家亦在“都市水墨”创作中寻找到自身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而成为“都市水墨”实践的中坚力量。
王秋童很早就开始描绘香港城市的景观,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作品。他的早期作品多为香港街景的写生,犹如画家置身香港街头,将眼前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的人流,抬头鳞次栉比的楼宇和光怪陆离的灯火一并摄入画中,这些作品“接地气”,非常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香港城市的特色。
王秋童认为,在都市水墨涵盖的多个层面中,都市景观最具研究性和探索性,“因为传统中国没有一套现成的技法,可以用软性笔墨去绘画那僵硬刻板水泥结构砌成的摩天大厦和五光十色的幻彩图像,和去表达那现代大都会恢宏大度气势雄阔的景观,这是在探索都市水墨的过程中必须遇到的艰苦跋涉。”
在王秋童的笔下,一个广袤深远的香港展现了出来。天地氤氲,星光璀璨,令人沉醉,可见对景观的描绘中深藏着画家对这座城市的摯爱,让观众在水墨艺术的欣赏中感悟到“东方之珠”的美好、希望与沧桑。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深圳画院名誉院长董小明表示,作为中国国家画院都市水墨研究所的研究员和香港中国画学会的带头人,王秋童在绘画技艺精进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水墨画继承和创新的理论思考,对于“都市水墨”这一课题更独有心得。王秋童认识到:都市水墨的实践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画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路是人走出来的”,进而更把推动香港水墨的发展和参与当代中国水墨艺术革新的工作作为自己的担当,充分体现了一个香港当代画家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7月6日。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