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集中抽检小龙虾,结果是…到底能不能放心吃虾看球?

深圳共青团微信公众号
2018-06-23 17:24
摘要

深圳的小龙虾怎么样?

吃小龙虾 喝啤酒 看足球赛

这种神级搭配是中国人的最爱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经开踢

球场却被一股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占领

那就是

小龙虾

网友们也是炸锅了

有网友表示

长这么大还没出过国门

活得不如小龙虾

也有网友随即安慰:

它们有去无回呀!

世界杯标配:啤酒+小龙虾

值此龙虾上市之季

夜宵四六个好友围成一桌

看着世界杯,吃着龙虾喝啤酒

品尝着舌尖上龙虾麻辣咸香的口感

相信每一位球迷都无法拒绝

然而

小龙虾味道虽鲜美

食用过后难保肠胃不会提出抗议

吃小龙虾注意了,险些要命!

❶ 今年4月2日,四川女子吃2斤小龙虾患横纹肌溶解症:全身酸痛、酱油尿;

❷ 7月29日,广州一男子吃了1斤多小龙虾患上横纹肌溶解症入院,呼吸困难;

❸ 7月28日,男子喝啤酒吃小龙虾后突患横纹肌溶解症,出现酱油尿。

这无疑给我们提了个醒

开吃之前

要留意小龙虾的卫生!

这时你们内心一定充满疑问

❶ 深圳的小龙虾会不会有问题?

❷ 我还能放心大口地吃吗?

团团小调查

50批次小龙虾抽检结果出炉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世界杯开赛前夕,通过2018年第一期《食品抽检你话事》网络调查活动对市民票选出的热门宵夜食品进行了抽检。

包括烧烤类食品、啤酒、小龙虾、零食炒货坚果制品、膨化食品、酱卤肉制品。

根据调查

高达56.13%的受访者选择了小龙虾

作为应季食品、又是“网红”食品

小龙虾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

本次专项共抽检小龙虾50批次

合格率也相当令人惊喜:100%!

它们在世界杯期间出镜率也颇高

除了小龙虾

啤酒和烧烤也是看球的绝配

酒吧、KTV的酒类产品又如何?

市食药局还对酒吧、KTV及便利店售卖的酒类产品进行抽检,共抽检酒类产品244批次,不合格1批次。

发现福田区一家便利店售卖的一款气泡葡萄酒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不合格。

对各类烧烤店共抽检了39批次食品,发现深圳市宝安区沙井烤尚海鲜肥牛烧烤自助火锅店1批次腊肠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不合格。

值得吃货开心的是:本次抽检的酱卤肉制品、薯类及膨化食品的合格率也都达到100%!!!

“九号查酒”行动也有新进展

边喝酒边看球赛

是很多球迷的不二之选

时值酒品消费旺盛世界杯赛季

6月19日,深圳市食药监局、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组织对酒类产品进行突击检查。

行动检查了酒水经营店及酒吧,标志着本年度“九号查酒”酒类专项执法行动开启。

❶ 这些酒到底是真是假?

❷ 这些酒是否来源于正规渠道?

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

让接着往下看

当晚,针对世界杯期间较多市民群众选择到酒吧观赛的特殊情况,执法人员在当晚球赛期间,突击检查了位于福田区Cocopark酒吧街的星河魔王咖啡屋。

赶紧来看看都有哪些发现?

1

现场发现一瓶伏特加

没有贴中文标签,

不符合要求

2

涉嫌超范围经营凉菜

3

这批卡慕洋酒暂时

找不到索票索证

不符合要求

4

执法人员现场开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将对“卡慕”和未贴中文标签的伏特加进行暂扣。

5

执法人员现场查扣

10瓶卡慕XO,一瓶伏特加

检查结果

*执法人员总结现场检查结果,表示cocopark魔王酒吧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均符合要求。

*大部分酒有标签,但卡慕洋酒暂时找不到索票索证,不符合要求。一瓶伏特加没有贴中文标签,且无法提供单据凭证,进货票据,因此将对它们进行暂时扣押。

*后续将进行深入调查。

大排挡是看球聚餐的热门场所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大排挡是市民外出看球聚餐的热门餐饮场所之一,而“星期三‘查’餐厅”也在世界杯期间推出特辑。

6月20日到达光明新区玉塘办事处金御湾美食广场,该广场配备大屏幕等设施,且有多家排挡,世界杯期间聚集了大量看球市民。

还有这些“世界杯美食”不合格!

刚刚看了不少令人欣慰的结果

感觉今晚又能

大口吃虾,大口喝酒了!

不过别高兴地太早

这些充当零嘴的小玩意

没想到怪毛病却这么多

(此处奉上抽检结果)

市食药局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食品集中在炒货食品及坚果食品。

不合格的3批次炒货食品主要不合格的原因是酸价、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这时候疑问来了

酸价/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会带来什么后果?

这些小知识

麻烦你pick一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1

二氧化硫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制作加工过程中使用亚硫酸盐(含硫磺)作为食品添加剂对产品进行熏蒸或浸泡等处理,其目的既可以降低虫害,延长保存时间,又可以保持产品鲜艳的色泽,防止产品发生褐变,而无论是硫磺还是亚硫酸盐类最终都会以残留二氧化硫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的规定,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不得检出二氧化硫。

少量的二氧化硫进入机体可以认为是安全无害的,但对二氧化硫有过敏反应的人(如哮喘病患者等),则可能出现气喘、头痛、恶心或晕眩等过敏症状。

大量摄入二氧化硫超标的食物,易出现头晕、呕吐、恶心、腹泻、全身乏力、胃黏膜损伤等,严重时会伤害肝、肾等脏器,引起急性中毒。

2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目前广泛用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饮料类、糕点类等防腐保鲜,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抑菌作用基本不受食品酸碱度的影响,也不受加热的影响,稳定性较高。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的规定,预制肉制品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0.5 g/kg。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急性毒性低,多种动物实验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也没有表现出慢性毒性,但过量服用则可能会引起胆结石。

3

山梨酸及其钾盐

山梨酸及其钾盐是国际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能抑制霉菌生长,特别在低pH值时,可作为一种未离解的酸起防腐作用,它可以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而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但如果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严重,且消费者长期食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

4

酸   价

酸价是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油脂在长期保藏过程中,由于光、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

而脂肪的质量与其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一般常用酸价作为衡量标准之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19300-2014)中规定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酸价≤3mg/g。一般情况下,食品中酸价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发生严重的变质、哈喇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

酸价不合格,一般会伴随产品有“哈喇”味。

最 后

请收下这张【一图看懂】

世界杯@深圳 吃吃又喝喝

你再也不怕肠胃无福消受

这样的狂欢!

↓↓↓

编辑 党毅浩

素材整理自深圳新闻网、深圳大件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