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展览告诉你深圳四十年的城市变迁!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8-06-21 19:31

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由深圳美术馆、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的“观•照——2018深圳美术馆当代影像艺术展”21日在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展出郑中健、何煌友、余加、朱黎、张燕方、柏志威、郭维孪、赖雅君等多位艺术家的作品百余件。从绘画、影像到装置,多样的视觉呈现向我们展现一座移民城市的历史变迁和都市文化。

何煌友,深南大道岗厦区域(现福田中心区区域),1983年,(The area of Gangxia of Shennan Avenue(The central area of Futian at the present time),1983,Huangyou He)

此次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即“对照”和“心影”两个部分。“对照”部分展出的一部分是馆藏艺术家郑中健、何煌友两位在深圳所拍摄的一些记录城市建设的老照片。

张燕方 赖雅君,东门区域,2017年,(The area of Dongmen,2017,Yanfang Zhang,Yajun Lai)-2

另外一部分则主要展出了张燕方、赖雅君两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他们通过梳理和研究,从2017年起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以老照片中的标志性的建筑和景物为参照,譬如何煌友在1984、1985年乘直升机沿深南大道航拍的深圳河、梧桐山、笔架山、市委大楼、华强北、香蜜湖、华侨城、沙河大桥等系列照片,他们选取同一地点同一角度运用无人机等最新的设备进行拍摄。在展示中,不同艺术家所拍摄的新旧照片进行对照展出,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翻天复地的变化与成果。

赖雅君,《福田夜色》无人机航拍80x120cm  2018年

“心影”部分,邀请了余加、朱黎、陈宗浩、柏志威、郭维孪、赖雅君、谭喜志、谭喜强等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之中。从设计师、建筑师、中国画家到“藏龙卧虎”的市民,从绘画、影像到装置,参展的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多样的视觉呈现,向观众展现一座移民城市的历史变迁和都市文化。

余加《结网记事》局部 装置 2018

在余加的作品中,她作为一位建筑师,挑选了我们在城市中当下经常可以看到的施工防护围布作为创作的材料,从结绳记事的理念出发,将特殊的媒介进行艺术化的组合,呈现出重重叠叠、纵横交错的视觉效果,艺术家通过最为普通的、单纯的而又意味深长的材料表达了对城市景观背后的建造者的歌颂;再如设计师柏志威的作品,他从自己在深圳成长的生活经历出发,将过去对其自身具有深刻印象和意义的历史图像进行提取,通过影像装置的方式进行艺术化的呈现,让一个个鲜活的、具有时代印记的图像在个人经验中得到放大和表达,从个体的层面展现了人们在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心理、思想和观念等方面的改变。

郭维孪,《罗湖2018》,180×98cm, 纸本水墨,2018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展的陈宗浩、谭喜志、谭喜强三位市民,他们都居住在深圳的蛇口。几十年来,他们在工作之余,热爱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前者以蛇口为中心,用镜头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城市景观的巨变,很多照片非常珍贵。后者谭氏兄弟则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对蛇口的街道和标志性建筑进行写生,用大量的速写作品记录了蛇口地区的发展和变化。

朱黎《起承转合》装置 局部2

策展人游江表示, 此次展览不仅依托于深圳美术馆馆藏摄影精品,而且还集结了深圳本土各领域的艺术精英,展览从影像的角度切入,通过新与旧的对照,静与动的对比,再现和表现等多种手法,力图从一定层面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的城市发展和城市精神。“可以说,从绘画、影像到装置,此次展览的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多样的视觉呈现,向我们展现一座移民城市的历史变迁和都市文化。”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7月17日。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