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也会“吃人”?有人被池中黑洞吸住后,再也没回来......

深圳安监
2018-06-20 09:40
摘要

我们游泳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安全的泳池, 不然只要稍微不注意,它就可能变成“吃人”的游泳池。

要问夏天最适合的运动是什么

大多数人都会说是游泳

的确,游泳可以减肥瘦身、防暑降温

尤其是在酷热天气里

在宽敞的泳池里痛快游几个来回

简直不要太开心

但是!我们游泳时

一定要选择正规安全的泳池

不然只要稍微不注意

它就可能变成“吃人”的游泳池

你看,有人已经不幸身亡

2016年6月11日,湖南桂阳县一名初二学生在芭比伦水上乐园游泳时,臀部被池底排水管吸住,几个人也无法拉开,最后溺水窒息死亡,而整个过程也就一分多钟。

2015年8月5日,一名11岁男孩在深圳一家酒店游泳池游泳,没有带游泳圈的孩子突然有一个向下潜水的动作,之后就再没有浮上来。疑似被泳池回水口吸住无法挣脱,最终不幸身亡。

2014年7月20日,据西安媒体报道,一名12岁男孩在水池玩耍时,突然被吸入水池排水管道,当晚埋在地下2米左右的水管被砸开后才找到孩子遗体。据孩子的一位亲属说,当时水池不到一米深,但下面没有人,池子内好像正在放水,虽然周边有多处出水口,但旁边的水都被一个洞吸了进去,将孩子吸进去的洞口直径有33厘米。

2013年7月,浙江杭州一个14岁男孩被游泳池排水口吸住手臂,消防紧急营救1个多小时最终脱险,但手臂部分肌肉已坏死。

2012年6月,广东佛山一位小男孩不慎被泳池排水口卡住脚掌,消防员凿开泳池外壁才救出男孩。

...

多么让人痛心

原本是高高兴兴的水上嬉戏

突然就变成了这样的惨剧

而造成这些事故的凶手,竟然就是

泳池的排水口?!

一个排水口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

为什么能造成这么多惨痛的事故?

这就得从它的吸力说起

泳池排水口的吸力有多大?

↓↓↓

目前常见的泳池水循环模式有两种:顺循坏和逆循环。

顺循坏模式:是指泳池的排水口在底部,经过纱缸过滤之后,再通过池壁或者底部的进水口进行补给,以此形成的一个正方向循环。

逆循环模式:泳池循环水经设在池底的进水口或进水槽送入池内,再经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流回水槽取回,进行处理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循环方式。

一些非比赛型的游乐场所或建成年头较长的场馆内,大多采用的水循环模式为顺循环,也就是说泳池的排水口在池底,经过砂缸过滤后,再通过池壁或者底部的进水口进行补给,以此形成一个正方向循环,水流如此一进一出,势必在排水口处就会形成一定的吸力。

如果一个采用顺循环模式的泳池,只有一个排水口,且管径较粗,在没有安装防护网且忽略水泵吸力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黑洞”,水自然流下时的吸力也有几十公斤,如果此时开启水泵,排水口的吸力可能是这个力量的四五倍。

不明白?有网友专门对游泳池排水口的吸力,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是模拟泳帽掉落时的情况,女生的长发会不会被吸进排水孔呢?当实验员拿假发靠近排水孔的一瞬间,立刻就被吸了进去!

实验员拉住假发,使劲往外拉,手上青筋都冒出来了,可想而知这个吸引力有多可怕!

接着用小朋友学游泳的浮板测试,结果浮板也是立刻被吸过去。而且当浮板贴住排水口以后,实验员一个人根本拔不出来,旁边的摄像大哥过来帮忙才把它拔出来。

接着再换成平滑的玻璃测试一次,结果一下子被吸上了排水口,实验员和摄像大哥两个人都无法把吸在排水口上的玻璃取下来。

用弹簧秤来测算一下它的吸力,结果数值直接超过秤的最大刻度,弹簧秤爆表了!

最后,实验员打算真人测试一次,把手臂慢慢靠近排水口,结果没等实验员反应过来,突然的吸力直接把手臂吸进了排水口,死死地卡在里面,实验员赶紧要求旁边的工作人员关掉水泵,才得以脱身。

一个成年人被排水口吸住

都无法动弹

更何况一个小朋友呢?

所以说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吸力

当我们被卡住时

是没那么容易被拉起来的

为何被吸住后,很难拉起来?

↓↓↓

游泳池排水时,流水形成的封闭管道相当于构建一个真空环境,大气压让管口具备强大的“吸力”。

如此力道,绝非常人在手忙脚乱的泳池环境下,靠已经沾水的皮肤之间(容易打滑)的摩擦力能够达到的。

所以,生拉硬拽的救援,虽然很努力,但却很难成功把人拉起来。

既然被吸住的人很难被拉出来

那么在拉不动时

就应该采取其他措施去解救

看见有人被吸住,该怎么办?

↓↓↓

出现水管“吸人”情况后,在无法摆脱的情况下,避免被吸住的人溺水窒息,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先给他一根管子,叼在嘴里,用于维持呼吸,此时最好堵住鼻孔和耳孔,最大限度地避免呛水。同时,要赶紧向周边工作人员求救,迅速关掉水泵,把危险降到最低。

不过

当事故出现后,想方法去补救

都不如提前预防,把事故发生率降低

做好预防措施,避免被泳池“吃掉”

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该怎么预防泳池“吃人”呢?

↓↓↓

1.日常生活中应当适当灌输给孩子安全知识,特别是对喜欢玩水的小孩。

2.去到类似游泳场的场所,应先问清楚排水口在什么地方,玩耍时远离。

3.家长不要大意,不要认为孩子玩耍时有伴,就可以放心的不去管。一群孩子在玩耍时,总是会有新奇的点子产生,这些“点子”很可能是危险的,家长要注意观察。

4.游泳前,要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救生员的游泳场馆。

5.根据调查,在已发生事故的泳池现场,往往出现排水的洞口直径偏大,没有防护罩网等现象。所以,当我们换上泳装后,要绕整个泳池巡视,即使是天天游泳的泳池,也要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意识。巡视时,检查排水口是否有防护罩网,泳池底的排水管处是否有明显的湍流。

6.根据《游泳池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泳池内的回水口顶面应设格栅盖板,格栅板应采用耐腐蚀和不变形的材料制造。也就是说,排水口应配置安全防护网。游泳爱好者去泳池,首先得选择正规的、设施齐全且符合规定的游泳池。

炎炎夏日

游泳是一个降暑的好方法

但是在享受游泳带来的快乐时

我们也要注意安全隐患

任何时候,请大家都不要麻痹大意

编辑 梁莹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