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强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的营造或再造,形成一个全新的环境。”
“我个人期待的愿景是,政商和谐、人才密集、成果密集、创新密集,让这里成为中国的一扇窗口,成为世界的一个舞台。”
“希望华强北能够把我们福田区政府的、包括华强北街道的为商家提供的服务充分发挥出来,让商家在这里宾至如归,来到华强北能够真正的感受到有温度,感受到有家的氛围。”
……
6月11日下午,一场以“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致力打造福田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人大代表论坛,在华强北九方购物中心举行。活动特别邀请了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商家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通过回顾华强北今昔过往的演变过程,对其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展开了一场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在被问到对华强北的印象时,商家代表、华强北在线、华芯商城CEO赖泽联脱口而出便是“创业”二字。“许多企业就是在华强北的影响下创业的,华强北与生俱来就是创业的基地。在华强北创业的话,你可以快速对接整个供应链的资源,以及在这里享受整个全球供应链的销售。但对企业来说,最大的难题是,当你实现规模化以后,如何能够抑制不断上升的成本并控制好效率。我觉得在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选取适合于华强北的模块,这是结构跟空间战略的一个结合问题,也是最关键的。”
省、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投资一部总经理金燕认为,华强北的根和魂一直在,而中国电子第一街以及背后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更是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当今最新一轮的技术发展当中,像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无人机,这些技术在我们深圳都发展的非常好,而且有相当部分我们与欧美国家可以说是并驾齐驱。比如说无人驾驶,我们深圳包括广州有一些很好的团队,紧跟着世界上最新的技术,就连美国政府也划出一些规划来,让无人驾驶去跑,说明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些新兴行业巨大的一个市场潜力,都在抢夺这个领头的地位。这些技术会延伸出来各种各样的高密度产业,我们华强北更要牢牢抓住电子一条街的这个优势。”
区人大代表、深圳市赛格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院院长、深圳市赛格物业董事长韩兴凯表示,国家目前倡导围绕电子信息产业为国家主导,华强北的这张金字招牌不能丢。“很多品牌的电子元器件的产品都来自于华强北配套,但是拿出去非常廉价,因为他们没有品牌,我们政府在营商环境方面是不是能扶持一下这样的隐性企业,形成一个电子交易平台,使之更加高端化,能够被世界所认可。”
区人大代表、砺剑防务技术集团副总裁幸智敏建议,未来的华强北可以从四个层面去打造有形的空间,并创造无形的价值。“一就是众创空间,如果我们能够再吸引一批这种有志于引领中国电子技术团队,包括院士教授博士生等等这些人能落到这边来进行创业的话,那么我们华强北未来有可能再诞生一个华为。第二是孵化空间,你的创意产生以后,你要进行孵化,它其实是走向产业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要进行二次研发,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塑造,让它更成熟,这个孵化就会诞生一批新型的企业,不管这个企业最终是不是落地在福田,是不是落地在深圳,但我觉得它对国家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第三,就是要打造一个国家级的电子信息的技术成果的交易中心,可以实行全要素的交易,这种交易它的附加值比较高,它对全国的引领会非常明显。第四,要打造一个实践空间,让所有到华强北来的人都能够迅速的体验到最前端的电子技术、电子产品、电子潮流。”
激烈的人才竞争背后,比拼也是各方面的配套政策及辖区综合环境品质。“华强北过去是中国的名片,现在是世界的名片,我们要想方设法把人才吸引过来,吸到我们福田区来,包括人才公寓,包括就学就医等问题……这些方面,我们福田区有很好的传统和优势。”市、区人大代表、深圳市尚美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明这样说。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华强北要保持初心,顺势而为,迎接国际化,拥抱世界,在交流和互动当中提升自我,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央重大决策、国家发展战略中被反复提到,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华强北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改造,会是我们在融入大湾区建设中的特别重要的一环,在深圳努力建设成为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的背景下,华强北完全可以成为引领型的这么一个地区。”特邀专家学者、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说。
据介绍,举办代表论坛,这是福田区人大创新商圈园区楼宇联系点活动方式的一种尝试,即通过搭建代表、政府、商家多方交流平台,聚焦热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助推辖区经济发展。今后,这种活动形式也将长期贯穿于商圈园区楼宇联系点工作中。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