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方复全:“教育需要更淡定”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2021-03-06 19:30
摘要

今年,他为全国两会准备了关于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教育的建议,他认为,深圳应加大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入,建设若干高水平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当晚,正在北京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方复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今年,他为全国两会准备了关于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教育的建议,他认为,深圳应加大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入,建设若干高水平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

以基础科研为抓手,高质量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方复全指出,此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准备了两方面的建议:一是以基础科学平台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是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列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重大举措,是打造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重要抓手。粤港澳大湾区要落实这项重大任务,这就要求这一地区要建立完整而有机的创新体系,有上、中、下游互相衔接、贯通式的研究平台集群。基础研究应该作为重点、作为抓手,把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串联起来,才能建成合格的国际一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于深圳乃至大湾区而言,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即使对比北京、上海,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建议深圳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发挥我市在技术创新、技术落地、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打牢基础科学根基。”他表示。

“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大学教育一脉相承”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方复全认为,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应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不少,各种评估、高校排名、学科排名过于泛滥,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但同时,也让我们的教育不够淡定。” 他建议,“要把总书记破五唯的观点运用到教育领域,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让高校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人才培养上”。他表示,科研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教育同样需要有耐心,只有建立立足长远、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才能让大学踏踏实实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杰出人才,来推进大学的建设。“教育需要更淡定。”他说。

“教育不能与科技创新割裂开,如果没有优质的教育,谈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大学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只有高等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才能培育出源源不断的人才。”方复全表示。

深圳应加大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在今年两会上,方复全尤为关心重要科技领域可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他说,政府应加大基础学科方面的投入,给科研工作者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克服“卡脖子”的问题。对深圳尤为如此。

“深圳是一座创新型的城市,在技术的落地和应用上有很强的优势。希望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上,深圳的胆子更大一点、步子迈得更快一点,始终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领域的先行示范地。”他告诉记者。

在方复全看来,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的基础研究积淀不多,未来仍大有可为。由他担任主任委员会主席的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于去年年底揭牌。这是深圳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方复全介绍,正式挂牌后,目前中心已经启动了多个项目,例如有一项成像检测技术如今已经应用到相关产品中,技术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希望将来能将其建成国际一流、有重要影响的顶尖数学中心,为深圳的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方复全充满信心。

编辑 许舜钿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党毅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