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光明新区有些企业接待了一群
“安全培训员”(骗子)
这些人以安全宣教部门的名义
主动到企业进行上门授课
在讲授一些应急或职业安全知识后
突然话风一转,搞起推销来了
他们销售什么产品呢?
竟然是这些保健仪器或电子设备等
很多企业已经蒙圈了
“安全培训会”怎么秒变“推销会”了
难道我们遇上了假的“安全培训员”
仔细一看
他们不仅有“红头文件”
(文件上面盖有宣教部门公章)
还有培训回执函
联系人竟赫然写着
宣传办:陈科员
这以假乱真也太“真”了点吧
于是,很多企业纷纷咨询此事真伪
光明新区安监局在此郑重提醒大家
【 防骗预警 】
光明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绝不会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企业推销产品、索要财物或者开展各类有偿服务活动,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无法分辨可致电光明新区安监局咨询、反映(咨询电话:0755—88211927)。
请大家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为了让大家擦亮眼睛
咱们为大家总结了几招识别方式
骗术
1冒充执法,敲诈勒索
【 骗子形象 】穿着冒牌制服,甚至会佩戴假的执法证件,手持执法检查记录,以发现安全隐患为由对企业进行罚款,甚至以罚款为要挟,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
拆招
看清证件,核实身份
1. 安监部门执法人员上门检查,会出示执法证或临时执法证,如对执法人员身份有疑虑可致电安监部门进行核实;
2. 发现安全隐患问题,执法人员会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按照执法流程进行相应的处理,该整改的整改,该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不会漫天要价上门就要钱,也不会因为交钱就不整顿;
3. 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会出具正规的法律文书,要罚款处罚也会出具相应的单据,不会毫无依据的收受罚款。
骗术
2混淆概念,打擦边球
【 骗子形象 】打着“安全办”“科普办”“安全协会”等概念模糊的单位名义,混淆概念、打擦边球、糊弄企业或群众,让人误以为是政府部门在推行工作,并强行向企业或个人推行某项业务,以此骗取钱财。
拆招
保持警惕,及时求证
1. 保持最基本的警惕心,千万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所谓“政府单位”的公务要求,也不要自以为是,听着某个名词与政府单位名称可能有关,就以为是某个政府单位的公务人员,如对进行公务活动的人员身份有疑虑,应先向相关部门求证;
2. 不惧怕、不行贿,无论是否存在违法行为,都不应惧怕,要正确面对,不存在问题就不怕查,哪怕存在问题,该整改的就要整改,该接受处罚的就应接受处罚,更不能对执法人员行贿以求免除处罚,也许你行贿的可能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冒牌执法员也未可知;
3. 政府单位的政务要求,不会以敛财为目的,如果要求强制推行,且以收受钱财为目的的活动一般都是诈骗行为。
骗术
假借活动,推销产品
【 骗子形象 】通过电话、传真发送所谓的培训通知、活动通知,或者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安全宣传、检查、培训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推销产品,并收取相关费用。
拆招
宣传检查,不会收费
1. 安监部门会不定期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宣传、培训等活动,但咱们决不会打着查燃气隐患、搞宣传培训等名义,收取检查费、宣传费、培训费;
2. 消防等安全部门也会对辖区企业、居民开展紧急事故救援,但是不会打着救急、救灾的名义而收取各类费用,消防部门的安全事故救援是免费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法分子挖空心思精心设计各种骗局,花样百出,对企业、对个人进行诈骗活动,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仔细甄别,切莫上当受骗!
运营服务:晶报社
编辑 梁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