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铲海事局“E站通”服务团队: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窗口
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官尚任 黄志球 文/图
2018-06-13 11:38

在世界海洋日期间,记者到大铲海事局采访,了解到该局“E站通”服务团队,9名值班人员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推进政务“一站式服务”,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多年来做了大量便民利民的工作,为人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的方向就在哪里。该团队以群众的痛点为着力点,努力做到群众所想、我之所念,坚持实干为先、甘于奉献,不断出实策、创实绩,推进政务服务工作不断向前。

把便利带给群众,把难题留给自己

“实在不好意思,你们有同事两三个星期前给我打过电话,提醒我们申报水工延期,当时以为到期前可以完工的,没有及时申请,许可证明天就到期,可是工程还没有完成,要是不能延期,整个工程进度都要受影响,这可怎么办?”深圳前海湾清淤工程(二期)项目负责人急得团团转。深圳前海湾清淤工程(二期)作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旨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明日之珠”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完工后将有效改善前海湾水质环境,提升自贸新城整体形象,为建设“前海水城”创造有利条件。项目本身工期较紧,如果不能及时办理水工延期,原本就紧张的工期将变得更加捉襟见肘。“E站通”服务团队接到申请后立刻向领导请示:“如果不能及时办理,不仅工程搁置,还需要重新办理水工审批,但是该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作业范围、施工方案、船舶船员没有发生变化,建议开通绿色通道在到期前进行延期办理。”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后,“E站通”服务团队开通“绿色通道”,加班加点组织延期申请材料的受理、审核,在深圳海事局通航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延期手续得以及时办理,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工。2018年2月11日,深圳前海湾清淤工程(二期)项目部负责人专程来到大铲海事局,赠送一面题为“心系企业排忧解难,热情服务廉洁高效”的锦旗,对“E站通”服务团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专业高效的服务表示诚挚感谢。

精准才能贴心。以往港建费的单证材料在码头代收单位打印后,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原因,还需到海事政务服务窗口进行审核盖章,而两地相距较远,行政相对人两地奔波,极为不便。一枝一叶总关情。“E站通”服务团队成员赵书平、李由发现这一问题,积极协调代收单位理顺职责分工,在码头闸口处设置单证审核服务点,行政相对人在码头办理港建费缴交手续,可就地完成单证的审核盖章,避免了行政相对人来回奔波,同时也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实现了港航双赢。

主动方显作为。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平行整车进口是深圳市建设国际汽车商贸中心的重点项目,对于打造集汽车整车进口贸易、展览、金融等为一体的国际汽车贸易交易平台和创新基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这是深圳市首个海陆联运的汽车进口项目,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而第一批车即将到港, “E站通”服务团队短时间内亟须解决诸多监管难题。其时正值“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不久,安全监管形势更为严峻,要求愈加提高。为做好安全保障工作,“E站通”服务团队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啃下国际公约、国内法规,一边深入码头、船公司、船舶代理开展调研,掌握平行进口车辆海上运输的风险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管的前瞻性研究,并主动上门,“手把手”指导涉及危险品申报及安全运输的有关事项办理。“E站通”服务团队为辖区港航企业创造了良好的通关环境,5年来大铲湾码头在国际航运不景气的情况下,集装箱处理量提升31%。

群众有需求,我当有呼应。近年来,“E站通”服务团队着力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积极转变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梳理出行政相对人在政务办理中存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推出绿色通道、并联办理、预约办理等一项项便民利民兴民措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9%,压缩办结事项时限占61%,赢得行政相对人好评。

把休息让给他人,把工作留给自己

“老公,辛苦啦,宝宝乖么,奶喝了么……”清明小长假值班,主任耿佳不放心家中还不满10个月的女儿,趁中午吃饭的时间打个电话回去。作为团队负责人,耿佳自2013年组建团队以来,这已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在岗位上度过。

“妈,别担心,我今天值班,您和爸在家照顾好自己……”五一劳动节值班,副主任尚晓磊办完业务刚准备整理当天办理的行政许可单证时就接到母亲的来电。

“妈妈为什么周末总是上班?我想妈妈和我一起去游乐园”团队成员邹晓阳年幼的儿子不解地问道。“因为这是妈妈的工作啊”邹晓阳总是笑着摸摸孩子的头,年幼的孩子似乎还不能完全理解工作的责任与意义。

“你们24小时服务太方便了,再急的业务都不用担心来不及办,我们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起来灵活多了,你们辛苦啦。”船舶代理小邓如是说。

他们不是不渴望回家团聚,只是工作赋予了他们使命与担当。大铲海事局地处深圳西部大铲湾港区,背靠华南及珠江三角经济腹地,扼守珠江口咽喉要道,管辖水域面积69.41平方公里,年船舶交通流量近3万艘次,加之大部分为集装箱船,船舶作业时间短,政务服务效率要求高,往往需要一天内甚至几小时内办结。政务中心作为大铲海事局唯一的对外服务窗口, “E站通”服务团队凭借仅有的9名成员挑起了整个辖区一年365天、24小时全天候政务服务的重担。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后,以往多个业务部门办理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港内安全作业报备、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审批等专业性强、时限紧、风险高、责任重的业务全部集中到政务中心办理,兼之业务办理流程和要求发生较大变化,业务量和业务难度呈几何倍增长。“E站通”服务团队勇挑重担,顶住压力,克服人手不足的难题,进一步细化分工,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刻苦钻研和反复操练,团队成员短时间内掌握了新增事项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保证了政务服务的有效运转。

政务服务窗口全年无休,对于实现海事服务全链条、不断档意义重大。正是“E站通”服务团队成员的连轴转,不仅保障了海事政务系统顺利运转,也为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4月18日,以星综合航运有限公司华南及香港地区负责人向大铲海事局赠送“海上卫士,保驾护航”锦旗,激动地说:“幸亏你们发现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原来,某天临下班,副主任陈晔审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时,发现以星公司所属一艘集装箱船舶危险品积载隔离存在问题,如不及时处置,极易酿成事故。为尽快除掉这颗“定时炸弹”,陈晔无暇多想,毅然留下与闻讯提早赶来的接班同事侯杨一同处置险情,直到数小时后安全隐患消除。

把荣誉献给集体,把平凡留给自己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个优秀应该给你们年轻人。”2018年党员民主测评,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优秀”的老党员范丽芳这样说。参加工作三十多年,她是团队里资历最深的大姐,但她的工作热情丝毫不减。“大家就像家人一样相处,这里给了我们满满的归属感,在这个团队,忙碌并幸福着。”谈及团队时她动情地讲道。无论同事还是船员、代理见到范丽芳,总是亲切地称呼她一声“范姐”。范丽芳作为团队的老大姐在政务排班时总会主动多承担一些,为的是让年轻的同事们多照顾下家庭。船员、代理有疑问、难题时第一时间也会想到范姐,因为范姐总会耐心、专业地解答他们的困惑,破解他们的难题。一次,三名船员焦急的找到范姐,他们在大铲政务服务窗口办理了船员解职手续,但在报名参加船员知识更新培训时却发现仍处于任职状态,导致无法成功报名,当天是周末,报名周一即将截止。群众的事情无小事。范姐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咨询船员管理部门,查明系海事内外网管理系统信息对接不顺畅造成,随即与技术人员联系,经反复沟通协调,终于解决船员困扰。多少次,范姐热情贴心帮助船员解决问题,当船员们连连感谢范姐时,她总是微笑着说:“没什么,这都是我们该干的。”

在基层政务服务窗口数十年如一日像钟摆一样精准运转,他们如此平凡,却承载着“打造人民满意海事”的崇高理想,他们默默无闻,却让群众时刻感知政务服务的温度。他们与群众面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最了解群众需求;他们的行动实打实,围绕群众痛点,以实在的行动、有力的举措,给与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们与群众心贴心,把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立愚公之志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之外,团队还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关爱福利院特殊儿童、探望敬老院老人、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团队成员在与人民群众亲密接触中升华群众感情,提升职业道德,继而转化为工作的内生动力。

“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团队成员对个人荣誉淡然处之,他们把根扎在政务服务的泥土里,用自己的智慧、青春和力量铸造了集体的荣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年来, “E站通”服务团队先后获得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市“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E站通”服务团队正是以群众更美好的生活需要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核心,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效率,面对面实打实心贴心地为群众服务,形成服务窗口和办事群众的良性互动,不断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长期面对政务窗口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长期处在远离鲜花和掌声的平凡岗位,他们不曾褪去的是担事的魄力、干事的锐气、成事的决心。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官尚任 黄志球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