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发表演讲。
6日,在富士康集团举办的“三十而立 智造未来——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近千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富士康30周岁生日,一起回顾了传奇企业富士康3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30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认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的30年将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高度融合发展的时期,像富士康这样的传统实体企业将面临新的蜕变。
富士康将全力推动智能制造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富士康在大陆投资落地生根已经满30周年,30年来,富士康一步一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未来,富士康将会如何发展?
论坛中,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以“走进历史转折中的富士康”为题,深情回顾了富士康30年来在祖国大陆扎根发展的难忘历程。 他说, 30年前,正逢深圳特区的历史转折,富士康选择走进了深圳。30年后,适逢“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富士康迎来互联网深度融合历史机遇转折期,未来,富士康将凭借过去30年来制造经验的大数据,走向未来30年的工业人工智能。
“今天既是一场庆生,也是关于未来的一次蝶变,而立之年的富士康,将全力推动智能制造,尽力成为中国先进实体经济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领头羊。”郭台铭表示,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富士康将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富士康将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把工业大数据转换为人工智能,为工业互联网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掀开新篇章。
“工业互联”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
论坛上,业内权威的专家也就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们认为,目前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未来“工业互联”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讲座教授、富士康工业人工智能总顾问李杰详细分析了未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关系,他认为,未来的制造不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经济转型问题。制造企业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做好如下五个转型:从可见的制造型经济慢慢转变成不可见的事实型经济;从解决问题的态度变成帮顾客避免问题的态度;从数据收集全部上传的观念到分析能力的建设;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经验到事实。由此才能摆脱制造型经济,创造价值型经济。
在李杰看来,未来工业4.0的中心将会在中国。现在,虽然仍有不少的中国企业还在修“内功”,但市场之大使得海量数据在中国汇集,中国企业若能通过数据分析更懂得利用设备、创造价值,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一定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对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以人工智能为例,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说,中国正在推进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是如何从数据中学习。比如海尔COSMO的平台,就是如何利用群体智能的问题,即把碎片化的大家的主意、想法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创新设计,未来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另外,装备制造中也有大量的例子,比如很普通的注塑机,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实时数据采集,让注塑机变得越来越聪明。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