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就能查询所在街道的PM2.5?7月1日起,深圳就给你“可以”

读特记者 窦延文 文/图
2018-06-06 16:19
摘要

6日上午,深圳市“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启动仪式在市人居环境委举行。

6日上午,深圳市“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启动仪式在市人居环境委举行。据悉,这是国内首个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覆盖所有街道的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自7月1日开始,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渠道查询74个街道PM2.5实时浓度及排名。副市长黄敏出席启动仪式。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深圳市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2006年起,我市PM2.5浓度十年下降了55%。到2017年,深圳PM2.5年均浓度达到28微克/立方米,是国内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6项空气质量指标唯一全面达标的城市。但我市空气质量与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全面贯彻党中央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我市空气质量,加快建设“美丽深圳”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市政府印发并实施《2018年“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确定了2018年全市PM2.5浓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的目标。

为精准判断重点污染区域、压实基层责任、充分调动各区各街道大气治理积极性,市领导在4月12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2018年第一次工作例会上提出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布局PM2.5自动监测网络,形成“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

全市10个区74个街道中,除国控点、市控点、生态点等已有37个街道布设了PM2.5监测站点外,仍有37个街道需新建监测点,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迫。为按时、保质完成站点建设工作,市人居环境委采取统一标准、分散建设的原则推进工作。首先在点位选址、站房建设及监测仪器选型等方面制定统一的规范要求,其次各区组织各街道开展建设,最后由市人居环境委对全市74个街道站点实施统一运维及监测数据联网审核。

在市人居环境委统筹协调下,各区、各街道齐心协力历时50天按时完成了全部站点建设任务,74个街道PM2.5监测数据已于5月31日全部接入数据平台开始调试。经过一周的调试,“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已具备正式上线的条件。

市人居环境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当前上线数据来看,74个街道PM2.5的数据总体呈现东部区域低(较好),西部区域偏高(较差)的现象,这将为我市空气质量提升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据悉,“一街一站”监测数据将于7月1日以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或市人居环境委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公众发布。届时公众可以通过上述渠道查询74街道PM2.5实时浓度及排名。

该负责人表示,深圳市“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是国内首个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覆盖所有街道的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其建设是我市大气治理的又一重大举措,不仅提高了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有效促进各区各街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顺利完成2018年全市及各区PM2.5控制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也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我市空气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窦延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