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鲜”看!龙岗文化新地标“红立方”开馆有形有味
​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唐永国
2018-05-28 20:17

不论是公开征集名字和LOGO,还是精彩的开馆仪式和系列活动,它都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如今这颗红宝石带着满满诚意终于走进你我的生活。那么,红立方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

“深圳·红立方”位于龙岗中心城核心区,是龙岗区重点公共文化项目,也是龙岗区首个政企合作、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的公共文化场馆群,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

“红立方”六个之“最”


01最红的“城市会客厅”

“红立方”由科技馆、青少年宫、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组成,以公共教育为主线,融合科技、文艺、城市内涵等创新因子,打造集文化领引、文化融合、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文化设施,汇聚龙岗当地特色资源,3毫米暗红色铝板外包既体现技术创新特色,又突出地标建筑属性,铝板外挂采用的直立锁边技术等系首次在建筑外立面应用。三栋建筑既相互独立又内在联系,营造通透的城市视觉线,同时与龙城广场融为一体,作为龙岗新的品牌符号与形象窗口,可以称得上是最红的“城市会客厅”了。

02最“绿”的成长经历

“红立方”建筑立面形式活跃,并通过斜柱、斜墙来打破传统的方形格局。施工过程注重品质与速度融合,绿色施工,严控建筑垃圾产生和排放,降低耗能。采取市政先行思路,施工期间道路畅通,室内外工程随工程进度同步进行。室内装修完成后,施工方进行室外道路沥青、人行道铺装等面层施工。既可满足施工需求,又可杜绝重复建设,大幅度减少浪费,节约资源,美化施工环境。

速度:“红立方”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2016年5月主体结构封顶;2017年7月室内开始布展;2018年3月完成精装修,5月开馆运营。

品质:“红立方”精细施工,采用BIM、幕墙直立锁边、3D打印等新技术,已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挂牌施工资格、广东省优质结构工程奖、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等奖项,并已完成了省、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申报工作。

03最“睿”科技与创新因子牵手

在这里,科技与艺术共融、文化与产业共舞、灵感与智慧碰撞,传承与创新共鸣。

“红立方”融合了“黑”科技、文艺、城市内涵等创新因子,调动挖掘龙岗本地人文、产业特色,重视社会公益与市场活力的平衡,强化公共文化资源、教育资源为广大市民共享,打造集文化领引、文化融合、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文化设施,让普通人享受文化大餐。

“红立方”不仅拥有科技文化艺术建筑造型,还有国际一流的建筑空间和高端前卫的科技、动漫体验谷,将集市民的精神家园、亲朋家人的相聚空间、超凡脱俗的新型商务平台多个角色于一体。

04最“惠”的共享体验

“红立方”采用“总运营商+策展商”的运营模式,成为全国第一个复合型功能整体运营的文化场馆群,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参与,公益性、惠民性十足。

“红立方”不断打造一批标准更高、内容更多、创意更新的文化活动;推出一批特色鲜明、标志突出的文化服务;制定一批具有“世界色彩、国际风范”的文化菜单,让深圳东部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丰富文化生活。

市民除了能在馆内充分感受到高新技术场景化应用和国内最先进的展品展项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外,还可以全方位体验智能机器人巡更、售货、换票、导览等高效智能化的便捷服务。

05最“大”的地下空间

“红立方”周边片区将打造空中慢行系统,且与周边的住宅、商业项目的地下空间实现互通,对约8700个的互通停车位进行统一共享管理,均衡商业、文体、居住等停车位的使用,最大程度满足停车需求。

地面步行系统部分,建设龙岗广场及周边地块活力四射的街区地面步行网络;形成深惠路北侧舒适的绿化休闲步行系统;沿龙岗河绿带设置休闲滨水步行系统;增设跨越龙岗河的标志性连桥与南侧城市绿地和滨水广场联系;完善“三馆一城”跨龙岗大道、龙岗大道-龙城中路交叉口的立体慢行过街设施。

车行系统方面,打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三馆一城”由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步行街道或通廊组成多元空间,打通“三馆”阻隔,连通所有车库,优化出入口设计,合理组织车辆进出。整个中心区采用最先进的智能化的停车系统管理模式。

06最“美”的创意雕塑

“红立方”不仅有别具一格的造型,宏伟的城市形象气质,还有《色彩域》《绽放》《城市之音》三件雕塑与之映衬,使之成为龙岗城市中心最具科技人文内涵的标志性建筑。

立在科技馆一旁的色彩域,形态宛如陀螺和陀螺仪,充满趣味和奇思,她就像一个游戏,融入现代科技,邀请市民来玩耍、互动,共享城市和美,仿佛在赞美着现代数字科技应允的明日生活。

矗立在公共艺术馆与青少年宫之间的“绽放”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共艺术作品,艺术家将高山流水、海洋、森林等多个具有中国传统意向的绘画作品融入了立体造型当中,结合多媒体、原创音乐、灯光等元素,让公众进入身临其境,“沉浸式”感官体验,绽放深圳精神。

立在公共艺术馆一侧的“城市之音”,能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生命和脉动,光滑的区线是对城市之声诗意的再现,中间的平面作品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代表了支撑城市发展的隐性结构和力量。

编辑 詹婉容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唐永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