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2年多,而项目临时用板房却迟迟不拆除,里面还住满了工人,不但侵占了国有土地,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近日,市民投诉坪山区田心社区环境园一大型违法建筑,该建筑原属一水务工程项目临时板房,但工程竣工后板房一直赖着不拆,坪山执法部门接报后,出动300余人,一举拆除了这一面积达985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
出动300人拆除9850平米违建
据了解,该处临时建筑由深圳市水务局2013年9月12日向市规划国土委坪山管理局申请建设,使用期限为2年,主要作为田心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部。期满后,当事人并未在规定时间内恢复土地原貌,而是“赖”在该处至今。强制拆除前,规划土地监察局已发出通知责令其搬走,并多次劝说当事人要遵守法律,自觉履行义务,但当事人均置之不理。
近日,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联合坪山公安分局、石井街道办事处以及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出动工作人员300余人,依法对石井街道办事处田心社区环境园路A段大型违法建筑进行拆除,拆除面积达9850平方米。
当日,规划土地监察局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二级响应,对该处铁皮棚进行强制拆除。记者现场看到,该临时移动板房锈迹斑斑,各种家具、生活用品明显有人久居的痕迹。执法人员在确保临时建筑内各种用具安全搬离现场并妥善安置后,拆除行动顺利进行。至下午四时,该处临时建筑被彻底拆除。
全区排查多处竣工项目违规用房
“其实这个问题在全市都存在,很多工程完成了,但项目用房并没有及时拆除,而是用做他用,从而形成违法建筑,目前,我们全区正开展对这类违法建筑的拆除行动。”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局长刘茂告诉记者。
据刘茂介绍,自从去年坪山区成立国有土地监管中心以来,开展了对辖区国有土地全面排查,在排查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类违法建筑比较特殊,他们是很多正规工程竣工后留下的板房,这些板房存在的时间都不短,有的板房已经存在10多年了。
而这些成为违建的板房的用途大致有三种;一是建筑公司为节省成本,继续出租给工人用;二是转卖给他人用作商业用途;三是堆放建材等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目前,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已启动全区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全面管控及拆违夏季攻坚战,确保今年历史违法建筑“减存量”目标实现。
而针对这些项目板房,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已启动全区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全面管控及拆违夏季攻坚战,确保今年历史违法建筑“减存量”目标实现,并在全市率先走出一条清理工程项目板房违规占地问题之路。
编辑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