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利落干练的短发,真诚的笑容,举手投足间尽显活泼开朗;她视患者为亲人,像家人般悉心照料,没有任何怨言;短短半年的援疆,她却收获了一生的真挚之情。
24年的护理工作,从妇产科到呼吸消化内科再到体检科,让她对辛劳而平凡的护理工作很痴心。目前,她身兼“数职”,不仅是体检科最忙碌的人之一,还是一个“锱铢必较”的细节管理者。
她,就是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布吉人民医院)体检科护士长苟秋军。5月11日,在深圳市2018年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上,苟秋军被评为2017年度卫生健康十大杰出护士。
半年援疆路 一生援疆情
“不管相隔多远,塔县仍是我心中的牵挂。”谈起援疆工作,苟秋军说,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月,她收获了平凡的惊喜,也收获了真挚的感动。
2010年8月,她开启了为期半年的援疆之旅。作为援疆医疗队第二队队员,她前往新疆海拔最高的医院——塔县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走下汽车,迎接她的是平均海拔3500米的特殊“见面礼”——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一系列高原反应……这份“礼物”,导致她连续多天晚上无法入睡,已成常态的拉肚子,走路步子迈得快点就会胸闷,而她没有丝毫退缩。
在各种不适的“考验”下,她对工作依然热情未减。从每日护理查房到护理操作演示、业务学习讲理,从疑难重症患者的护理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到处都有她的身影;她将深圳最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经验,手把手教会当地护理人员;每次组织去当地的巡回医疗活动,她从不缺席,量血压、测血糖、讲解基础保健知识……细心、周到的服务,也收获了当地居民最真挚朴实的一份情。
“180个日日夜夜,其实最不舍的是心底里那份情。”苟秋军说,2011年初她回到了龙岗。到现在,她与当地医护人员的互动没有断绝过,仍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会在微信上聊聊天,有时会打电话。两三句简短的问候,几句业务上的沟通,她都开心不已。心中惟愿这真挚之情,持续生长下去、播撒开来。
用真心打动患者 用爱心守护健康
在她24年的护理工作中,其中有8年的时光,是在呼吸消化内科担任护士长。龙岗区二院的呼吸消化内科与其他医院有所不同,这里经常是呼吸危重患者的集中地,这里的患者不同于其他患者,需要时刻连续提供严密的监护和护理。
特别对于呼吸危重患者,需要24小时的特护,琐碎而繁复的护理工作每天都要重复。护理经验丰富的她,经常性地主动接下这份任务,为患者记录生命体征、与患者家属交流……因家属不被允许长时间陪伴在患者身边,她像家人般悉心照料,没有任何怨言,把护理工作做到极致。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每每遇到她,都会竖起大拇指。
70多岁的徐阿姨因肺气肿,成为呼吸消化内科的“老病号”,从最开始入院时对她的护理工作持怀疑态度,到第二次住院时的赞不绝口,再到如今每次出院必写感谢信。前段时间,徐阿姨家中的无创呼吸机连续几次出现了问题,都是提着无创呼吸机直接找她,当她利用熟练的技术调试好无创呼吸机,徐阿姨握着她的手一直在致谢。
在呼吸消化内科,这里也集聚着各种传染病的患者,如肺结核、艾滋病、H7N9、埃博拉(疑似病例)等。“有一次,有个肺结核的患者大量咯血,需要立即进行吸痰抢救。”在情况很紧急的情况下,苟秋军连口罩都来不及戴,就冲了上去。“科室的患者具有传染性,如果体液溅到身上、脸上、眼睛等,有可能被传染。”她笑笑说,当时只想着抢救患者,根本顾及不了感染风险。
不忘初心作贡献 不走套路走真心
早上7点40分,这是苟秋军每天到体检科的上班时间。为了体检者更满意,她不忘初心,立足岗位努力加油干,默默地无私奉献。她是体检科最忙碌的人之一,也是身兼“数职”的人。
她是体检科的“管家婆”。为了精心服务好体检单位,在体检前、体检中和体检后,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细节服务工作,让前来的体检者感受到星级服务。
她是体检科的“万能替补”。只要体检科哪个岗位有需求,就会出现她的身影。有时,一些体检者面对体检科大大小小的科室有些不知所措,她就会主动上前,做好指引工作,并认真倾听体检者的需求和意愿。
她还是“锱铢必较”的细节管理者。为了让每一名体检者更顺畅地完成体检,她积极与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协调,一次次收集回馈意见、简化体检流程、优化节点安排,让来院的体检者不断地感受到体检服务一点一滴的提升。
见习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