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当天,一场以“云领未来,置安天下”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机电抗震高峰论坛暨GB50981云计算平台发布会”在深圳举行。会议现场,GB50981云计算平台正式揭幕,这标志着我国首个为机电系统解决抗震加固方案的云计算中心正式诞生,填补了国内建筑机电抗震领域的空白。同时,平台将对设计院、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免费开放,为机电抗震生产厂商创造价值,革命性地提高机电抗震行业的协作效率。
十年前的5月12日,一场8.0级地震袭击了汶川,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过后,我国建筑机电抗震研究被提上日程,由深圳置华机电联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牵头组织全国其它设计院专家团队,主导制定的我国首个非结构领域的抗震技术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于2015年8月1日起全国强制实施,我国建筑机电抗震的国家标准由此建立。
为进一步贯彻推广国家标准,提升我国建筑机电抗震水平,“首届中国机电抗震高峰论坛暨GB50981云计算平台发布会”特意在深圳举行,国内知名建筑设计院所与众多机电抗震领域专家一道,共同探讨我国建筑机电抗震领域的未来,为防震减灾献计献策。
中国建筑设计院副院长赵锂介绍了国内建筑机电抗震的现状。他认为,《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机电抗震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但他同时表示,机电抗震的设计工作要求严格,并且需要多专业协同设计,目前设计院在配合中还存在空白。
中国建筑设计院副院长赵锂介绍国内机电抗震现状
“正常情况下需要对设计成果进行复核,但基本来说,没有一个项目进行了比较全面完整的复核验算。靠手工去复核计算,没有专业的软件,市场做不到。”广州市设计院总工程师丰汉军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GB50981云计算平台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会上,置华总经理王野与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理事长赵锂,中国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剑涛,盐田区投资推广服务中心副调研员徐周乔等专家一起,为云平台进行揭幕。
专家称,GB50981云计算平台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为机电系统解决抗震加固方案的云计算中心,可以智能、高效、准确的完成机电抗震设计方案,实现自主智能化的布点设计。
具体来说,平台以《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为依据,可自动出具加固点设置方案,每个加固节点都可出具准确有效的计算书,方案的可靠性得到保障。在经济性方面,云计算平台充分依托规范布点原则,在拐弯处设置双作用点,节约成本,并可以精确测算出工程量,在保障可靠、经济的前提下精准控制造价。
此外,平台还将设计院、监理公司、业主、质检站、施工单的四个专业单位联系在一起,各个专业人员可以在云计算平台上协同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最终实现移动化、无纸化、精确化施工,实现数据共享、高效协作,真正将建筑机电抗震打造成绿色环保的民生工程。
“云平台就好比建筑机电抗震的行业‘大脑’、行业‘芯片’。从机电抗震出发,我们将逐步进军建筑机电行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云端应用,打造建筑信息领域的‘中国芯’。”王野表示。
王野表示置华将打造建筑信息领域的“中国芯”
置华董事长李学好还在会上分享了云平台的研发历程,并现场展示了云平台在项目应用中的技术优势,指出云平台的未来发展思路。“我们传统使用的建筑设计软件工具多是美国技术,如同中兴的芯片问题一样,如果企业不注重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发展越快,危机越大。但置华的GB50981云计算平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会受制于人。”
对于云计算平台对机电抗震的意义,中国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研究院院长黄剑涛在高峰论坛上表示,云计算平台将帮助快速准确地落实新规范的实施,同时也使得我们可以用占不到建筑成本1%的预算,来保护占建筑总成本70%的非结构投资的抗震安全,减少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首届中国机电抗震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在活动现场,中联西北院,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华东院西北运营中心等行业内影响力较大的甲级设计院还与置华机电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GB50981云计算平台落地应用迈出崭新一步。
置华与中联西北院等甲级设计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见习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