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接收到诈骗短信链接已经不是新鲜事,在铺天盖地的防诈骗法制教育中,绝大部分人都具有了较高的防范意识,会即刻删除。但当这条短信内容与你关心的内容紧密相关,最终还是会有人选择点击。近日,由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一宗因倒卖个人信息引发的信用卡诈骗罪案件宣判,涉案六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至二年不等。
冒充学校给家长发短信链接 37名家长被盗刷50余万元
2016年5月26日,远在湖北省武汉市的被告人熊某被警方抓获,涉嫌的罪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让其始料未及的是,导致其被抓的导火索来自深圳。
2016年2月27日,家住深圳市福田区的被害人杨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提醒关注孩子成长和在学校的表现。爱子心切的杨先生不假思索的点击了进去,结果发现文不对题。次日杨先生的银行账户即被人刷走了人民币68000元。杨先生立即报警。
2016年3月7日,警方即将被告人宋某某抓获归案。经查实,2016年年初,被告人宋某某在互联网上从腾某某处购买了一些学生的相关资料,并通过QQ在网上买来手机木马链接,将其提供的手机号和邮箱与木马链接捆绑在一起,然后宋某某便通过买来的手机群发器向学生资料中的手机号发送短信和木马链接,引诱学生家长点击链接。如果有人点击木马链接中了病毒,宋某某的手机上便会接收到被害人手机上收到的所有短信,其再通过查看被害人的手机短信内容查找被害人的银行卡信息,如短信中没有对方的银行账号,宋某某便通过QQ将相关资料发给所谓“专家”将被害人的银行卡账号补全。得到被害人的身份资料和银行卡资料后,宋某某又通过QQ将相关资料发给一个叫“黑桃”(在逃)的人,并让“黑桃”帮其从网上将被害人银行卡内的钱转走或消费掉,当“黑桃”要转钱或消费时,便会告知被告人宋某某,被告人宋某某将手机上收到的被害人的验证码再告知“黑桃”,“黑桃”操作成功后,两人再按比例将诈骗的钱瓜分。经统计,本案中已查证属实的被害人达37人,多数为深圳居民,少数分布在其他省份,诈骗总金额高达50余万元。
学生信息来自网络贩卖 形成犯罪链条
警方根据宋某某的供述,顺藤摸瓜,2016年3月底,将远在湖北武汉实施网上买卖个人信息的腾某某、宓某某、陈某某一举抓获,继而又逐层倒推,同年4月、5月,又先后将腾某某的上家谢某某、谢某某的上家熊某陆续抓获归案。
经查实,熊某手上掌握的个人信息先是来源于网络贩卖,期间,他还通过交换换来了深圳学生信息、车主信息、银行卡信息、保健品信息、业主信息、茶叶信息等,数量累计达数十万条。贩卖信息的过程中,熊某通过QQ认识了从事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被告人谢某某,两人交换了几万条深圳学生的信息后,谢某某又将深圳学生的信息复制给同是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腾某某。做为专职贩卖个人信息的腾某某,在其女朋友宓某某、朋友陈某某的助力下,累积的个人信息数目惊人,除了交换所得,他主要通过朋友或网上下载的方式从快递业、汽车行业获取了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同时还获取到全国各地学生及家长的公民个人信息,至案发时已累计达数十万条。
5人因侵犯公民信息获刑
福田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宋某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信用卡诈骗罪,被告人腾某某、宓某某、陈某某、谢某某、熊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提起公诉,近日该案成功获判:
被告人宋某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犯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腾某某等5人则均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