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中打开中国创意新途径

​读特记者 张锐
2018-05-06 18:58
摘要

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再到如今的融入国家战略过程,唯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基础理论教育,强调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如此,工业设计引爆中国下一个设计高峰,指日可俟。

“设计”在中国从来不只是一个动词或名词那么简单,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变迁,人文需求、美学探讨、科技手段等越来越多的因素被收纳进来,工业设计的出现,更是赋予其更多的时代意义。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工业设计因其天然的兼具人文属性和经济属性,正如一副时代的缩影。在不久前落幕的深圳设计周“四十不惑的中国设计”论坛上,记者采访了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院的学术委员会主任何人可,言语间,他描绘了一副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变迁图册和未来蓝图。

从设计的吉光片羽中窥见旧时光

“二十世纪初,中国就有很多和国际流行趋势接轨的产品,比如华生电风扇。”何人可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的现代设计已经兴起,且不乏精品。正如今天在《上海滩》、《金粉世家》、《和平饭店》这些具有年代特色的影视剧作品中所出现的场景道具,复古而摩登的风格仍令不少观众着迷。月份牌、台灯、吊灯等与国际流行趋势接轨的设计产品,成为了中国设计初创期的时尚标杆。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设计要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工作需求为前提,功能性被放在了第一位,产品设计趋向朴素”。“三转一响”——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是那时的典型产品,也成为了当时城市青年结婚时必备的四大件。当时的设计受到西方很大的影响,比如国产的蜜蜂牌缝纫机与美国的胜家缝纫机,以十分女性化的外观图案传达了商品的女性使用属性。

彼时,设计教育刚刚起步,“工业设计”还未构建出其清晰的轮廓。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1960年轻工业部在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创建了中国“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何人可教授回忆道:“那时没有‘工业设计’概念,只有‘工艺美术’。最早的工业设计专业叫‘工业造型设计’。”专业的名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需求和行业认识,但在随后不断提速的经济发展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为设计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源动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工业设计催生品牌化进程

1977年,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放眼世界,自由竞争的背景环境催生了工业设计。“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工业设计”,何人可这样评价市场经济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意义。电视、洗衣机、电冰箱开始取代“三转一响”,成为了美好生活的象征。这场由家用电器市场逐渐开始的繁荣,带动了中国工业设计的第一波浪潮。

“最早的工业设计,大多是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线进行生产,缺乏自主创新研发和设计能力。大量的需求缺口令生产企业求量不求质,更谈不上创新设计”。何人可以中国白色家电龙头品牌海尔举例,品牌建成10年后即与日本著名工业设计研究所GK合作,成立了海高设计中心。“这是中国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第一次合作成立设计中心”。第二年,美的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中心。此后,在工业设计上下功夫,成为了几乎所有中国大企业的基本动作。品牌的形成是产品个性化的结果,而创意工业设计则是这种个性化的先决条件。这决非偶然,最成功的品牌就是中国最早做工业设计的那一批。海尔已连续十年成为冰箱洗衣机类的全球第一品牌,而美的早已坐上全球小家电的头把交椅。

从数量战到质量战再到价格战,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设计在更宽广的层面上融入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如今的中国,工业设计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建立自己的品牌,成为行业的世界级领导者的目标,要求设计需要更多地关照人文核心价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消费体验和经济效益等等,工业设计不再停留在产品设计层面,工业设计的内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了新的意义。

移动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技术应当要为用户体验服务

何人可教授曾担任过包括DFA、红点等大奖评委,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他评价道:“工业设计由以前的产品设计转向了服务设计加商业模式设计这种新的设计内涵。”随着传统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变,阿里、腾讯、华为、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抓住契机,令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了全球领先的重要领域。

“阿里几乎是一个软件企业,为什么会重视设计?因为他非常重视用户体验,这是支付宝能够走遍天下的原因。设计领域更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首先在中国提出了硬件、软件+互联网构成设计生态的企业。交互设计被放在了工业设计的首位,因为交互是设计师和用户之间最重要的一个沟通界面。”

这种重视用户的价值回归,应验了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先生所说——“设计的对象不是任何具体物品,一味追求美是一种‘误入歧途’。设计的根本还是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更大的设计,事关国家的战略和发展” ,“设计应该是民主的,能够为大家所理解的。设计不是看的,而是用的”。从供不应求走向供大于求的时候,以附加价值满足精神消费需求的层次则显示出其重要性。用户体验和核心竞争力被赋予了新的高度,而此时,工业设计不再只是一种专业和技巧。技术的进步不应导致设计成为其附庸,谁能够回归对“人”的重新审视,谁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或产业,具有天生的协调各行业领域和手段的聚合力。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再到如今的融入国家战略过程,唯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基础理论教育,强调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如此,工业设计引爆中国下一个设计高峰,指日可俟。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