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补不出精英!选择最合适的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

读特记者 周元春 文/图
2018-04-28 19:46
摘要

入读名校还是地段生入学?孩子要不要进行奥赛培训?是国际升学还是参加国内高考?4月28日,2018年深圳市政协主办的“委员讲堂”第二场在中心书城开讲。

入读名校还是地段生入学?孩子要不要进行奥赛培训?是国际升学还是参加国内高考?

4月28日,2018年深圳市政协主办的“委员讲堂”第二场在中心书城开讲。深圳市政协委员、原深中副校长、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校长刑向钊和市民观众们分享了国际视野下家长的教育选择这一话题,并呼吁家长要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深圳市委会主委王大平参加了这次“委员讲堂”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读名校大可不必

“前些时候,网上传播了写作业的段子,让人深思。” 刑向钊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孩子培养幸福的人。而目前很多家长却太焦虑,比如是否入读名校、是否进行奥赛培训等。

刑向钊统计分析了2016、2017年深圳中学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初中、小学就读学校以及2016届深圳中学高考高分学生初中、小学就读学校,得出的结论是“读名小学—名初中—名高中—而后名大学”的逻辑并不成立。“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千方百计入读名校大可不必。”

补课和做题培养不出精英

针对不少孩子课后时间被各种培训班占据的现象,刑向钊谈到了芬兰的教育模式。“根据PISA测试结果,芬兰的中学生被OECD(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评价显示,在高等教育和培训及创新力指数上,芬兰名列全球第一。但同时,芬兰是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刑向钊表示,芬兰的孩子周末和假期忙于参加各种集体性的主题活动,就是不补课不刷题,而我们的孩子周末和假期都在“补课!补课!补课!做题!做题!做题!”刑向钊呼吁,家长们换种“培训”方式,“给孩子的成长选择更好的实践体验方式,不补课不刷题,补课和做题培养不出精英,最多是短期的成绩提升”。

而对于参加奥赛,刑向钊建议家长,必须清醒认识到孩子是否适合走这条路,评估的标准包括孩子是否学业水平处于前3%、5-7年级有与众不同的表现等。

协助孩子做好“孩子自己”的生涯规划

“现在很多孩子上了十几年学,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到高考填志愿时就随意选择专业。”刑向钊认为,要改变这种状态,家长必须要协助孩子做好“孩子自己”的生涯规划,且高中毕业前,孩子应该探索出自己相对清晰的生涯发展框架。同时,刑向钊提醒说,家长千万不能把自己的生涯规划,放到孩子身上去实现。

“孩子越小,对家长的依赖越大。年纪小送到海外学习,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刑向钊反对海外求学低龄化。同时,他认为,是国际升学还是参加国内高考,这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商量、达成共识后决定,并且在出国前应该充分考虑国际升学和国内高考的预期等问题。

“当我们中国家长在教育选择困难时,不妨从‘国际视野’来看一看比一比,也许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刑向钊说。

互动Q(问题)&A(回答)

1、 问:是否该陪孩子做作业?

答: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敢怒不敢言,而中学阶段的孩子是非常抗拒。因此,不如坐在一边,告诉孩子有什么问题可以找自己,但不需紧盯着。

2、问:如果不补习不刷题,成绩可能会落后,受到老师和同伴的排斥。如何辅导孩子,让孩子心理更强大,不因为成绩不如人陷入自卑?

答:自卑不是孩子内心自然产生,而是外界加诸于孩子的。如果学校、老师不断强化孩子成绩不加概念,家长也是这样的态度,其自卑心理就会不断强化。一方面,现在深圳严格要求不能把孩子的成绩公布给更多的人知道,把成绩变成隐私。另一方面你,家长也应该和孩子一起找到成绩不佳的问题所在,并告诉孩子不必太在意成绩,相信孩子会超越。大家应该明确一个观念:一时的高分不能带来一生的高分。家长们应当在每天习以为常的教育方法进行再选择,也许这样的选择会痛苦,但是却可以培养出更幸福的孩子。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周元春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