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绘画艺术精品展深博展出

读特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2018-04-21 21:17
摘要

潘玉良的绘画构图大胆、色彩丰富,并且在西画框架中加入了中国元素,那种中西兼容的笔韵和线条,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造就出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品格。

4月20日,由深圳博物馆联合安徽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合中西于一冶——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绘画艺术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A区)开幕,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18年7月22日。期间,市民可免费到场参观。

潘玉良(1895~1977)不仅是最早旅居法国并接受现代美术教育的近代中国女性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先行者,中国油画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潘玉良,原名杨秀清,又名张玉良。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1937年,潘玉良为参加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和举办自己的画展,再次赴欧,此后就客居巴黎40多年。潘玉良还参加过法国的51届、55届、56届“法国独立沙龙展”,油画《裸女》参加1946年“秋季沙龙展”、联合国举办的“现代国际艺术展”,并且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巡展。

潘玉良的绘画构图大胆、色彩丰富,并且在西画框架中加入了中国元素,那种中西兼容的笔韵和线条,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造就出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品格。她往往先用熟练流畅的黑线勾出人物的造型,然后再点染重彩塑造人体的量感和肌肤的质感。有时候她也用水彩先画出形体,再用墨线强调姿态的动感。在构图方面,她保留了中国画留白的概念,却在留白的部分,改用点描或交错的笔法充满空间。

艺术大家徐悲鸿、法国巴黎东方美术馆馆长叶赛夫、近代革命家陈独秀等对她的绘画作品高度评价。潘玉良出生贫微,从社会底层,一步步走向开阔的世界,成为一代卓越的国际绘画艺术家。她敢于挑战命运的勇气,对艺术的忠诚与勤奋,对祖国的感情与才思,广为世人敬重。

本次展览分“油画”“彩墨画”和“白描与版画”3个单元,大规模、全面地展出了潘玉良的油画、彩墨画、白描等画作110件。作品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明快的时代气息,格调细腻而爽朗,色彩线条互相依存,笔墨俊逸洒脱,赋色浓艳,别具一格,体现了潘玉良创立的 “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绘画风格。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