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治政府建设巡礼19|花钱更智慧!创新政府合同监管模式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潘玮 涂世琳 文/图
2021-02-05 17:18

如何管好政府花钱的手?深圳市罗湖区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勇于探索,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改革,并陆续出台系列配套举措。目前,罗湖区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搭建技术平台、优化监管方式、强化结果运用等措施,推进合同监管法治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实现政府合同全“生命周期”闭环监管,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率先“破冰”,罗湖启动政府合同监管制度改革

罗湖区属于深圳“历史欠账”较多的老城区。近些年以来,罗湖区政府惠民生、补短板,政府合同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如何有效地堵塞政府合同领域的腐败现象,提高政府创新履约能力,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到老百姓心坎上,成为摆在罗湖区政府面前必须予以重点解决的问题。

2018 年,罗湖区由区委书记、区长挂帅,率先在全国推行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出台《罗湖区关于建立政府合同全面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制定从合同生成、签订到履约评价、结果运用等具体改革举措。罗湖区还发布《罗湖区政府合同监督管理办法》,推出13项原创性的配套改革措施,建立了一套完整独立、职责明晰的闭环监管机制,填补了制度空白。这些全国率先“破冰”之举,旨在探索解决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方面上位法笼统、操作性不强、管理依据不足等问题。

2019年7月17日罗湖区政府合同履约检查中心揭牌仪式

经过深入调研,罗湖区引入企业合同管理先进理念进行政府合同履约的监管改革,以系统的思维来看待合同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在每个环节注入风险管控要点,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闭环的监管机制。从政府合同的编制到审批、签订、履行、检查、付款到后评估,构成了合同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管理。

搭建平台,以科技智慧助力政府合同全流程监管

政府合同是海量的,仅依靠传统的手段管不了,也管不好。建立相关制度体系保障后,罗湖区政府运用创新思维,向科技要答案、向智能要效率,处理落实问题,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罗湖区在全国率先搭建线上数字化合同监管平台,将合同履约的25个环节、192个区财政全额拨付预算单位、金额5万元以上的政府合同全面纳入集中的大数据监管,实现政府合同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实现合同管理全过程可留痕、可溯源、可追踪。同时该平台应用最新的智能语义分析技术,对合同1093项风险进行智能检测,3秒钟内就能实现审核、提取、智能识别,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罗湖区还将该平台和社会上的多个信息进行连接,与政府采购、国库支付、“智慧财政”等系统互联互通,与天眼查、社会信用网等平台对接,同时智能提取履约节点进行智能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价格过高、服务商签约率畸高、超集采限额采购等异常交易行为,智能预警,提示相关的部门进行检查,防范风险。

通过这一监管平台,罗湖区实现政府合同监管数据的互联互通、创新利用,实现多部门多系统业务协同,并通过数据挖掘,使各个部门的数据形成相互印证的逻辑链条,成为智能监管的有力手段。

2019年3月,罗湖区成立合同履约检查中心,采取合同平台实时监查、重点项目专项检查、采购项目随机抽查、跨部门联合检查等多元化的全程检查等手段,对各单位合同管理、履约、评价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并建立每月定期通报与限期整改制度,将“政府合同履约监管”纳入到区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增强了履约监管的公信力和约束力。

罗湖区创新探索的合同履约“星级评定”机制,建立信用量化评价标准,为各单位选择供应商提供有效参照。评价为“差”、严重违约的供应商不仅被依法严惩,更被纳入政府采购诚信档案“黑名单”,有助于罗湖区持续营造公平、诚信、法治的市场交易环境。

筑牢堤坝,防范政府合同的法律风险

据了解,罗湖区政府合同监管平台上线后,各监管部门可依照各自职能开通权限,在线进行监督。一改过去政府合同由承办部门各自管理,区政府无法全面掌握有效信息,监管乏力的窘境。

政府合同监管改革的罗湖模式,丰富和充实了政府依法行政诚信施政的深圳经验,这既有利于增强政府有效防范法律风险能力,也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优化城市法治化营商环境。

改革推行短短两年多以来,罗湖政府合同监管改革经验获人民网、经济日报、南方报系等各大媒体关注,并被《深圳市全面深化改革2019年工作总结》列为基层政府创新亮点,还吸引了各地政府代表实地学习考察。

编辑 许舜钿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露锋 王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潘玮 涂世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