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江门全市税务工作会议召开。笔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江门税务系统坚持依法组织税费收入,全面落实7批28项税费惠民政策,1-11月新增减税降费近70亿元。全市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去年新办涉税市场主体4.39万户,同比增长6.6%,纳税人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
减负担
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2020年,国家先后出台了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江门市税务局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布42项具体措施,切实做到“能免就免、能减就减、能扣除就扣除”,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据统计,2020年1-11月,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69.97亿元,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其中,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49.76亿元,2019年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20.22亿元,有效减轻了各类型企业的税费负担,提振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市税务部门始终把稳外贸作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大局的重中之重来抓,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全年共为1996户纳税人办理出口退税89.96亿元,便捷、快速的服务为出口企业盘活资金和生产经营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还采取“无纸化申报”、无疑点数据即报即审快退、“非接触式”评估、“容缺办理”等措施,加快退税速度,全市税务系统平均办结时间不足4个工作日,远低于税务总局提出的8个工作日的要求。
优服务
“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成为共识
笔者了解到,为支持疫情防控,提高办税效率,市税务局积极宣传推广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广东税务”微信公众号、“粤税通”小程序等线上办理方式,梳理发布了涵盖14类262项业务的“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清单。
目前,江门市90%以上税费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网上办税率提升至95.7%,其中,车辆购置税网上办税率达100%,办税厅预约率高居全省第二,“涉税事、网上办、非必须、不进厅”成为共识。
此外,市税务局创新推出不动产登记“线上+自助”税证联办系统,实现了零资料、无纸化办税,使群众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效率提高三倍。2020年,全市税务系统持续推出网上申请空白发票免费邮递上门服务,全年寄出邮件14.8万件,配送空白发票973.9万份,有力地帮助了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
出实招
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
2020年,江门市税务系统聚焦税务总局“数据服务大局要尽力”的要求,深化税收数据的发掘、互通和应用,全省首创用税收数据建立经济分析指标体系,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其中,税务部门以税收大数据为依托,打造“护苗·启航”服务品牌,精准的分析江门拟上市企业涉税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尽快实现上市目标。大力推广智联平台,用税收大数据为产销对接牵线搭桥,供应商查看寻货需求率达92.5%。
2020年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全市A级、B级和M级纳税人占全市参评企业总数的89.8%,标志着全市纳税信用持续向好,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不断增强。
此外,江门市税务局及时将相关纳税信用数据与金融机构共享,持续深化“税银互动”服务,提高纳税信用含金量。2020年“税银互动”累计为1.3万户企业发放信用贷款74.63亿元,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难题。
开新局
争取更多领域走在全省税务前列
全市税收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门税务系统将以高质量推动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提升市域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为着力点,以“带好队伍、干好税务”为主要工作内容,持续完善、不断拓展政治建设、核心业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数字税务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这“六项建设”。
笔者了解到,2021年,全市税务系统将在“固本强基、提质增效、创先争优”上下功夫,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深化税费征管制度改革,发挥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的倍增效应,推动江门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助力江门融入“双区”建设。
江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曾玉勤表示,江门税务系统将专业担当,接续奋斗,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力争更多领域在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为广东税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担当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怡天 王雯